據吉林農業大學發布的訃告,中國民主同盟盟員,第七、八、九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七、八、九屆吉林省人大常委會委員,我國著名養羊專家馬寧教授,因病醫治無效,于2025年7月14日在長春逝世,享年93歲。
馬寧,女,1932年8月生。1953年東北農學院本科畢業,1956年北京農業大學研究生畢業,留校任教。1957年奉調長春畜牧獸醫大學工作,后為吉林農業大學動物遺傳育種專業教授,享受國家特殊津貼,2004年退休。
馬寧教授一生從事草原牧業與綿羊、山羊育種研究,參加培育了三個細毛羊新品種,著有《東北細毛羊》《綿羊》等專著,發表專業論文70余篇。20世紀80年代后,科研方向重點轉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工作及絨山羊保種選育研究,曾擔任兩屆農業部畜牧專家顧問組成員,1996年后擔任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委員及羊品種審定委員會主任,中國畜牧獸醫學會養羊學分會第一、二屆副理事長,第三屆名譽理事長,中國畜牧業協會養羊業分會顧問,中國標準化協會纖維檢驗分會副會長等職。曾獲“全國智力支邊扶貧先進個人”“扶貧狀元”等稱號,先后獲得省科學大會獎,省部級一、二、三等科技進步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19年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
馬寧是吉林農業大學動物遺傳育種專家、新中國培養出來的杰出畜牧專家,被稱為“羊業泰斗”。
她來東北后即矢志從事細毛羊的育種工作,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和有關專家解決了興安盟科右前旗烏蘭毛都蒙古族牧業鄉的羊傳染病。而后又多次給烏蘭毛都鄉和科右前旗的牧業干部講授科學育種知識,提高牧民和牧業干部關于羊育種的知識和技術水平。20世紀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她承擔了內蒙古、新疆、吉林三省區協作攻關培育中國美利奴羊的科研課題,并被聘農業部良種細毛羊技術小組成員,除了參加每年進行的聯合鑒定外,還把主要精力放在基層工作上,1985年吉林省中國美利奴羊育種成功,她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這項研究成果,使吉林省獲得直接經濟效益1600萬元,全國在邊培育邊推廣過程中累計獲得經濟效益約3億元。80年代末,她又主持建立中國美利奴羊品系繁育新體系的研究,經過5年的努力,又建立了兩個新品系,為查干花種畜場種羊業的發展拓展了遺傳基礎,這項研究成果,1993年通過了吉林省省級科研鑒定,使吉林省獲經濟效益2000余萬元。此外,馬寧教授負責通榆縣西艾力蒙古族自治鄉的智力扶貧工作,她從傳播科學知識開始給牧民講課,幫助牧民掌握種畜繁殖、改良、防疫等方面知識,并通過典型示范戶引導牧民科學飼養。
來源:澎湃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