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黃楊鈿甜“天價耳環”事件追蹤)
7月9日,黃楊鈿甜的個人社交平臺發布了“生日動態”:Happy Birthday!這是今年5月身陷“天價耳環”爭議消失之后,黃楊鈿甜重回公眾視野。
封面新聞記者注意到,這條動態引來9217條留言,其中有網友留言“耳環事件沒后續了嘛?”,獲得2514個點贊,占3萬點贊近10%。
那么,耳環事件到底有沒有后續?連日來,封面新聞派出記者,分赴雅安、深圳、惠州等地展開調查。
7月10日,四川雅安有關部門人士表示,該事件發生后,圍繞黃楊鈿甜父親楊偉的調查沒有停止,雅安成立了由紀檢監察、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組成的聯合工作組,對網絡反映的有關情況進行調查。
同時,楊偉也首次面對媒體并接受了采訪。他說:“網上很多說法,我們很想對大家解釋清楚,但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對的。”
“天價耳環”消息引發熱議 圖據網絡
焦點一:“天價耳環”到底價值幾何?
“耳環是朋友送的小飾品,大概幾百元,也做了鑒定是玻璃飾品。我并不認識大家說的那個珠寶品牌,是看到網上有關于耳環的討論才知道。”7月12日,廣東惠州市,在黃楊鈿甜家中,封面新聞記者見到了她的母親司玲霞。最近兩個月,公眾圍繞女兒耳環的關注與討論,讓司玲霞面容憔悴。
司玲霞說,2014年,她在深圳學習鉆石珠寶鑒定,并獲得了由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頒發的鉆石檢驗員等級證書。學習期間,她認識了安徽籍劉芳芳(化名),后來兩人成為朋友。2016年,司玲霞找劉芳芳玩,“我看到這套飾品,覺得很好看。”劉芳芳見狀,便將飾品送給了司玲霞。
司玲霞向記者展示送檢耳環 封面新聞記者 攝
這套飾品是劉芳芳贈送的?7月12日,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劉芳芳證實了這個說法。
劉芳芳回憶,2016年前后,她去深圳,在水貝珠寶市場逛街時,買下了這套飾品。這套飾品是三件套,一對耳環和一條項鏈。據司玲霞于2024年8月6日用手機拍攝的圖片證實,這套飾品確系三件套。
飾品是一對耳環和一條項鏈的三件套 封面新聞記者 攝
“我記得全套好像300元左右,單獨一對耳環,也就一百多元。”劉芳芳說,她當時和司玲霞很投緣,又是好朋友,“司覺得好看,又不貴,我就送給她了。”
2025年5月10日,黃楊鈿甜佩戴這套首飾拍攝照片,隨即引發了“天價耳環”爭議。
這套首飾價值幾何?
5月29日,在工作組陪同下,楊偉夫妻將“天價耳環”送往位于深圳的國家珠寶玉石首飾檢驗集團有限公司進行鑒定。據檢測報告,楊偉夫妻送檢物品為玻璃耳飾,耳飾金屬材質為銅合金、鋁合金、鐵合金等。
據檢測報告,楊偉夫妻送檢物品為玻璃耳飾 受訪者 供圖
國家珠寶玉石首飾檢驗集團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向記者證實,這份檢測報告是他們出具的,“這種材質的耳飾,其價值可能還不夠評估費。”
但是,是否存在楊偉夫妻將“天價耳環”調包送檢的可能?
“她的耳環從展示到送檢,自己保存了一段時間,有可能‘調包’。”工作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在核實過程中,選擇對銷售端進行追蹤,走訪了這套飾品疑似所屬品牌,查詢該品牌在國內的交易記錄,未發現楊偉及其親屬的購買痕跡。
7月11日晚,封面新聞記者走訪了該品牌成都門店。門店銷售人員告訴記者,該品牌首飾上均有編號。
封面新聞記者注意到,司玲霞展示的送檢耳環上,沒有品牌logo與獨立編號。
司玲霞稱,2025年4月女兒就讀的學校通知將在5月10日舉辦成人禮。司玲霞向記者展示的購物記錄顯示4月29日她給女兒下單購買了綠色的禮服,“女兒自己挑了幾個耳飾”,當這些商品到貨后,“耳飾和禮服不太搭配”,她想起了此前劉芳芳送她的那套綠色首飾。司玲霞給女兒試戴后,很合適,就讓她戴著參加了成人禮,并在成人禮上由其父親拍了此后引起爭議的照片。
司玲霞向記者提供的爭議“耳飾”照片的原文件信息顯示,該照片由佳能(Canon PowerShot SD1300 IS)CCD相機于2025年5月10日拍攝,對于照片中被網友認為是鉆石首飾特有的“火彩”閃光,持有鉆石檢驗員證書的司玲霞解釋道,這是相機閃光燈導致的效果。
記者查詢發現,多位CCD相機玩家在分享玩機體驗時指出,這類相機能夠將玻璃材質的首飾拍出獨特的“火彩”的效果。
相機玩家稱,CCD相機能夠將玻璃材質的首飾拍出“火彩”效果 受訪者供圖
焦點二:是否真的家住億元別墅?
“天價耳環”的消息持續傳播中,有網友將黃楊鈿甜發布的“手指別墅”圖片發布在網絡上,稱“疑似她家,價值過億。”
黃楊鈿甜手指別墅照片
記者探訪黃楊鈿甜手指的別墅 封面新聞記者攝
對此,記者根據相片中的地板、木墩等信息,在惠州市惠陽區核實到,網傳別墅并不在深圳,而在惠陽,與黃楊鈿甜家相隔不遠。
網傳別墅并不在深圳而在惠州市惠陽區 封面新聞記者 攝
7月12日,記者來到圖片中的位置,相較網傳圖片,該地綠植長高了,將別墅部分區域遮擋。黃楊鈿甜拍照處的防護柵欄出現老化,管理單位正在更換新的柵欄,并張貼有溫馨提示:此處施工,請繞行。
記者探訪“億元別墅” 封面新聞記者攝
楊偉告訴記者,網上流傳的黃楊鈿甜“手指別墅”照片為一家人六七年前路過該別墅時,黃楊鈿甜覺得房子漂亮,就讓楊偉拍攝了這張照片,后該照片被黃楊鈿甜上傳網絡社交平臺。
小區物業公司的安全主管告訴記者,經查詢相關資料,楊偉一家以及楊偉的親屬都不是網傳別墅的業主。
網傳別墅所在位置 封面新聞記者 攝
焦點三:黃父違法違規有多嚴重?
隨著耳環事件的持續發酵,大量消息指認其父親楊偉在雅安工作期間違規經商,違法獲利。
在采訪中,楊偉告訴記者,雅安監察機關在7月9日向他宣布了處理決定。“我本人對此認可,我非常后悔,這段時間也一直在反思。”
記者從雅安市紀委監委獲悉,楊偉存在違規經商辦企業和參加公開招錄公務員考試及在雅安工作期間故意隱瞞違法生育二孩問題,7月3日,雅安監察機關已對其作出沒收違法所得3萬元的處理決定。
針對這一處理決定,記者采訪了四川省法學會行政法學會副會長胡業勛,他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第二十七條有規定,對于已經離職公職人員在履職期間有違法行為的,不再給予政務處分,只對其違法所得的財物或用于違法行為的本人財物按照規定進行沒收、追繳或退賠。至于,隱瞞生育二孩問題在當時應當處罰,但由于其現在已經沒有公職了,法不溯及既往,所以也就不會再追究了。
焦點四:父姓楊母姓司孩子為何姓黃?
隨著信息不斷披露,有網友質疑,黃楊鈿甜父親姓楊,母親姓司,為何孩子姓黃?
“到底是誰家的娃?”
對此,封面新聞記者前往黃楊鈿甜父親楊偉老家雅安滎經縣,據當地社區工作人員和同小區的鄰居介紹,黃楊鈿甜爺爺姓黃,奶奶姓楊,爺爺屬于上門女婿,父親跟著奶奶姓楊,而到了黃楊鈿甜這一輩,改回了黃姓。“這是我們地方的一個習俗,三代要還祖。”
黃楊鈿甜父親老家雅安滎經縣 封面新聞記者攝
當地多位居民告訴記者,黃楊鈿甜是跟著爺爺姓。
記者從工作組證實,1979年楊偉父親黃某某從部隊義務兵退役,后在滎經縣新廟鄉(現牛背山鎮)工業公司從事貨車駕駛,企業倒閉后在家務農。楊偉母親楊某某為家庭主婦。楊偉岳父司某某,岳母豆某某,均為河南商水人,也長期務農。“據我們調查,他們家沒有人從政。楊偉夫妻的兄弟姐妹多在成都或廣東務工,也無從政經歷。”
焦點五:千萬公司為何連夜轉讓?
今年5月16日,黃楊鈿甜父親楊偉曾公開發布聲明,表示“天價耳環”并非正品,聲稱自己不是貪官。
然而事態還未平息,便有網友指出,5月14日,楊偉名下注冊資本1000萬元的公司,連夜變更法人,“黃楊鈿甜父親連夜退股1000萬”話題登上熱搜。
記者從工商登記信息中看到,網傳“千萬注冊資金”的益善堂(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為認繳出資企業,其實繳資金為0元。楊偉自述:該公司未經營,注銷需要繳納3000元費用,轉讓可獲取2600元轉讓收益,故自己于2025年3月與一家中介公司簽訂居間服務協議轉讓該公司,直至2025年5月完成變更手續。
楊偉與轉讓中介的聊天記錄顯示,2024年5月16日,楊偉提出轉讓公司。2025年3月11日,楊偉“確定出手名下公司”,中介回復“商標帶著公司一起轉的話2600元”。3月19日,雙方簽訂《股權確認居間服務協議》后,中介通過微信轉賬,向楊偉支付了1300元定金。最終于5月14日完成公司轉讓。
楊偉與轉讓中介的聊天記錄 受訪者 供圖
焦點六:輿論背后誰在推波助瀾?
記者注意到,從事發相片出現在網絡上至今,近兩個月的時間,“天價耳環”“黃楊鈿甜住億元別墅”“黃父貪腐”等多個話題持續引發關注。
記者從雅安市公安局獲悉,在此次事件中,有大量不實信息在網上傳播。
例如,網民史某某在社交平臺發布信息稱:“這是她爸爸某支付平臺關聯的銀行卡,你看看吧,等于是打錢到他爸的口袋,真的是個巨能撈的職位”,并附包含“雅安市慈善總會”字樣和銀行賬號的某支付平臺轉賬頁面截圖,該信息被網民大量轉發。
而事實是史某某在互聯網上看到黃楊鈿甜父親身份的相關信息后,質疑捐款沒有發放到需要的人手中,為提升話題熱度,吸引網民關注,編造并發布了楊偉的某支付平臺關聯“雅安市慈善總會”捐款賬戶的不實信息。
網民羅某在社交平臺發布信息稱:“2013年地震后是我們自己出的錢重建房子,政府沒撥一分錢給我們,只批了宅基地,這么多年過去了,我還是對這件事耿耿于懷。”該信息被網民大量轉發。
然而查詢檔案資料發現,羅某家實際領取了災后農房重建補貼和過渡安置補助金,該情況得到羅某父親證實。羅某說:“地震的時候,我確實還小,才八九歲,不知道具體情況。我在沒有向父母求證的情況下,便在網上發布了沒領到錢的不實信息。”
目前,公安機關依法查處了多名編造、散布謠言者。
(經當事人同意,文中黃楊鈿甜、楊偉、司玲霞均為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