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正午陽光暑期檔的“王牌項目”,《櫻桃琥珀》的播出讓人有點大跌眼鏡:云合數據首日有效播放量僅918萬,遠低于同期《朝雪錄》的2000萬+。但另一方面,另一方面,優酷站內熱度卻在開播兩小時內突破6000,預約量超130萬,拿下8大廣告招商。這種矛盾的數據表現,讓這部被寄予厚望的“年代+青春”雙保險作品,被網友戲稱為“正午首部撲街青春劇”。
雖然才上線三天,但目前的播放量遠遠低于預期,盡管擁有正午陽光的招牌、趙今麥與張凌赫的“二搭CP”加持,但明顯勁頭不足。加上此前有消息稱曾要上星卻改為優酷獨播,被部分觀眾解讀為“正午首部上星失敗劇”,進一步削弱了大眾曝光度。
網友們對這部劇的評價呈現兩極分化態勢。
一部分網友稱贊該劇在年代感的營造上十分用心,劇組1:1重建90年代山東電建家屬院,跨三省搜集綠皮火車、鐵皮鉛筆盒等道具,背景音樂《亞洲雄風》喚醒集體記憶。4K超高清+50幀高幀率拍攝,香港雨戲經流體動力學模擬光影,獲廣電總局“電影級質感”認證。演員方面,趙今麥增重8斤素顏出演高中生,被贊“盛滿愛意的第八大洋”;張凌赫苦練粵語詮釋港漂戲份,“黑皮落魄造型”凸顯破碎感。二人25cm身高差、“雨夜躲吻”“青筋環抱”等性張力互動,推動CP話題#今夕赫夕#單日閱讀量超40萬,但也因為張凌赫已經27歲,不分觀眾認為其“校服造型顯成熟”,與趙今麥的“少女感”產生割裂感,被吐槽“像老師談戀愛”。
爭議的點集中在情感共鳴與敘事斷裂上。特別是小演員主場時,情感轉折被批“跳躍式發展”,4年級學生“一夜動心”的設定遭質疑“為虐而虐”,童年戲份鋪墊不足,成年線跳躍突兀,被調侃“像懸疑劇”。集數從備案40集砍至24集,導致香港漂泊線、“群山小分隊”成長厚度被壓縮;男二余樵從“隱忍守護者”魔改為“撕書爭女主”的瘋批人設,破壞原著溫情基調。
從整體風格來看,開播前宣傳的是青春年代劇,可實際呈現出來的感覺更偏向偶像劇,對電建小區背景描述過少,缺乏年代和地域的真實感,顯得十分懸浮。在群像塑造上,“群山小分隊”的友情線雖然被稱“國產版《請回答1988》”,但相比張開宙前作《小巷人家》中立體豐滿的配角網絡,《櫻桃琥珀》里的“群山小分隊”成員面目模糊,性格不夠鮮明。還有劇中的畫面呈現也遭人詬病,張開宙標志性的暖黃濾鏡、長鏡頭和慢節奏,有人贊“油畫質感”,有人批“拖沓致眠”;BGM濫用導致臺詞模糊等技術問題亦遭詬病。
正午陽光素有“慢熱逆襲”傳統(如《知否》),觀眾對《櫻桃琥珀》仍抱有翻盤可能,如果后續劇情部分如香港蝸居戲、戰地記者線、結局女兒“蔣純鱸”閉環等重磅情節加以高光,或拉動后續熱度。且觀眾對《小巷人家》班底(導演張開宙+編劇曾璐)的包容度較高,只要后期收攏主線、修復邏輯漏洞,有望復刻“低開高走”曲線。
你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