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全面驗證復疊制冷系統在高低溫交變環境下的性能表現及其可靠性,通過精心設定一系列特定的冷熱沖擊循環參數,包括溫度變化的幅度、循環的頻率以及持續時間等,系統性地開展了冷熱沖擊循環測試以及多項參數變量的測試工作。實驗過程中,特別關注了不同工質配比、精餾過程中的壓力變化以及溫度范圍對整個制冷系統性能的具體影響。這一系列實驗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明確復疊制冷系統在何種運行條件下能夠達到最優的性能狀態,從而為冷熱氣流沖擊實驗裝置的冷源系統的設計與實際應用提供堅實可靠的理論依據和數據支持。通過這些詳盡的實驗數據和深入的分析,可以為相關領域的工程實踐和技術改進提供有力的參考。
冷熱氣流沖擊實驗裝置是一種用于對機械和電子產品進行高低溫交變沖擊檢驗的實驗設備,冷源系統是其重要的組成之一 。
試驗儀器:環儀儀器 冷熱沖擊箱
試驗箱參數預設置:
在試驗箱的程序界面,設置冷熱沖擊循環曲線:
-低溫段:-65℃,保持120s(模擬制冷系統低溫工況 );
-升溫段:120s - 130s,從 -65℃線性升溫至150℃(模擬冷熱沖擊的瞬態變化 );
-高溫段:150℃,保持120s(模擬制冷系統高溫工況 );
-循環次數:50次(可根據測試需求調整,驗證系統長期穩定性 )。
-啟動試驗箱 空載運行1個循環,驗證溫度控制精度、升溫速率、溫區均勻性是否符合標準,若偏差>±0.5℃,需校準試驗箱的溫控模塊 。
試驗過程:
(一)冷熱沖擊循環測試
啟動與初始穩定:同時啟動復疊制冷系統和冷熱沖擊試驗箱。前3個冷熱循環為“系統預熱階段”,觀察制冷系統參數)是否穩定在設計值,若波動>±10%,排查工質泄漏、管路堵塞等問題。
正式數據采集:從第4個循環起進入“正式測試階段”,試驗箱每完成1個冷熱循環(低溫→升溫→高溫→降溫),數據采集系統自動記錄溫度、壓力、能效數據。溫度數據含壓縮機進出口、蒸發器、精餾裝置溫度;壓力數據含壓縮機排氣、吸氣及精餾裝置操作壓力;能效數據含制冷量、COP。試驗箱完成50次循環后自動停止,導出測試數據并生成“冷熱沖擊循環 - 系統性能曲線”。
(二)參數變量測試
變量設置:設置3組變量測試。變量1為R22/R23質量配比(6:4、7:3、8:2 ),驗證工質配比對系統性能的影響;變量2為精餾操作壓力(1.4MPa、1.5MPa、1.6MPa ),驗證精餾壓力對工質分離效率、制冷量的作用;變量3為冷熱沖擊溫度范圍(-60℃~140℃、-65℃~150℃、-70℃~160℃ ),驗證極端溫度對系統可靠性的沖擊。
對比分析:每組變量測試完成后,對比不同參數下的系統性能數據。
結論:冷熱沖擊試驗箱可精準模擬所需冷熱沖擊環境,適配復疊制冷系統測試需求。
試驗驗證,當R22/R23配比7:3、精餾壓力1.5MPa時,系統性能最優(制冷量波動≤5%,COP提升8%-12%),且經500次循環后可靠性達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