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檐四角攢尖頂、對稱的復古式翼樓……
近日,中國吉林網記者跟隨“活力中國調研行”吉林省主題采訪活動再次來到長春歷史文化博物館,感受其中凝固的歷史與流動的故事,每次來都有不一樣的體驗和收獲。
“博物館承載著一座城市的記憶。”
“這里展陳非常用心!”
“有歷史的回響,也有對未來的展望。”
行走在館中,記者從游客彼此的交流中,聽到了大家對長春歷史文化博物館的“心”感知。
作為新民大街歷史文化街區的“主入口”和游客集散地,長春歷史文化博物館確實很有“內涵”。
該館以“一條街、一座城、一群人”為敘事主線,編織出立體化的城市記憶圖譜。
其中,五大基礎展陳《新民更新》《長春故事》《長春時間》《城市之光——先生北上》《長春非遺》,從不同維度串聯起長春的昔與今。
“這熱鬧勁兒!看這里,新建的公交站亭,口袋公園,新式座椅,穿林棧道,妥妥的網紅街!”走出長春歷史文化博物館,活力滿滿的新民大街更是讓人眼前一亮。
看到這可能有人會問,一條老街,能帶來多大驚喜啊?
長春新民大街給出的答案是:不光能讓你讀懂歷史,還能讓你玩轉城市!
這邊,游客如潮水般從四面八方涌來,選擇心儀的景致打卡拍照。白發老者傍晚的納涼愜意;年輕人在口袋公園的綠蔭下品嘗楓糖松餅……
那邊,吳彥祖咖啡、言幾又書店、宋洋美術館等“網紅店”,一下子就把這條街變成了潮流聚集地。
新民大街不僅僅是一條街,它更是一條中軸線。
于長春而言,其追求的絕非是一條街的“流量”,而是聯動大棋局。
換個姿勢看,不僅喚醒了“一條街”,還撬動了“一座城”。
比如,新民大街串聯起偽滿皇宮博物院等歷史地標,構成了城市核心區;向東形成以凈月潭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等為中心的生態文化之旅;向西形成以長影舊址博物館等為載體的產業文化之旅。同時,伊通河55公里濱水綠道等構成的城市濱水景觀帶,與新民大街共同繪就長春“一心一帶兩翼”全域文旅融合發展總體格局。
再如,新民大街與兩端的紅旗街商圈和桂林路商圈無縫銜接后催生化學反應,成為城市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這條老街“活”了,也“火”了!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多家知名商場明確表示,新民大街的升級給商場帶來人氣涌動和沸騰的商機。
不知不覺,幾個小時過去了。夜晚的新民大街,在記者眼中又變成另一番景象。
當夜幕降臨,夏日微風輕拂,1445米的長街被溫柔地“包裹”在一層光暈之中。
看街上,一個個身影、一張張笑臉,是吉林人對家鄉的熱愛,也是游人對這座城市的青睞,這條大街以開放親民的嶄新姿態,將歷史文化和現代生活融為一體,托舉起人民群眾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
記者 欒喜良
攝影 羅浩 李煦 蔣盛松
初審:熊一黎
復審:曲翱
終審:陳尤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