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長春的概況:
基本信息
名稱由來:長春古稱喜都,清嘉慶五年(公元 1800 年)設立長春廳,清光緒十五年(公元 1889 年),長春廳升為長春府,1913 年 3 月,長春府改稱長春縣。
地理位置:位于北緯 43°05′~45°15′、東經 124°18′~127°05′,地處中國東北地區中部、京哈與琿烏 2 條交通線交會處,是東北亞區域性中心城市。長春市西北與松原市毗鄰,西南和四平市相連,東南與吉林市相依,東北同黑龍江省接壤。
行政區劃:截至 2023 年,長春市下轄 7 個區、1 個縣,代管 3 個縣級市,分別是朝陽區、南關區、寬城區、二道區、綠園區、雙陽區、九臺區、農安縣、公主嶺市、榆樹市、德惠市。
面積與人口:全市總面積 24744 平方千米,2023 年全市常住人口為 910.19 萬人。
自然環境
地形地貌:主要地貌類型分為低山丘陵、臺地平原、沖積平原和火山錐體。榆樹市與松原市交界的拉林河谷海拔 137.5 米,是全市最低點;雙陽南部的老道洞山海拔 710.5 米,是全市最高點。
氣候特征:屬于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春季干旱多風,夏季溫暖短促,秋季晴朗溫差大,冬季嚴寒漫長。
自然資源:礦產資源方面,發現礦產 58 種。此外,長春市的森林資源主要分布在東南部的低山丘陵區,動植物種類較為豐富。
歷史文化
歷史沿革:早在四萬年前舊石器時代,長春就出現原始人類 “榆樹人”;漢至西晉時期,為扶余國都;中華民國時期曾是偽滿洲國首都;1948 年 10 月 19 日,長春和平解放。
文化遺產:2017 年長春市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有 16 處(2022 年),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56 項。有 4 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東北大鼓、黃龍戲、平氏浸膏、中醫診療法(應氏奇穴療法)。
經濟發展
產業結構:長春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市中心城區發展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周邊發展汽車及零部件加工產業、先進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次中心城市承接中心城傳統產業轉移,重點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等產業。
特色產業:汽車產業是長春的支柱產業,新中國第一家整車制造企業一汽集團坐落于此,有 “東方底特律” 之稱。此外,長春的電影產業也具有深厚的底蘊,長影世紀城是著名的電影主題公園,長春也被譽為 “東方好萊塢”。
教育與科技
高等教育:有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長春理工大學等知名高校,為城市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人才資源。
科技創新:長春在航空航天、光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領域具有較強的科研實力,長光衛星航天信息產業園內,科研團隊自主研發 “吉林一號” 衛星星座。
旅游景點
偽滿皇宮博物院:溥儀的帝宮,是近代東北亞政治軍事沖突完整歷程的集中見證地,也是國家 5A 級旅游景區,宮內建筑風格各異,收藏了大量的文物和歷史資料。
凈月潭國家森林公園:國家 5A 級旅游景區,有 “亞洲第一大人工林海” 之稱,公園內森林覆蓋率高,潭水清澈,可漫步棧道欣賞湖光山色,還能參與滑雪、游船等多種娛樂活動。
長影世紀城:國家 5A 級旅游景區,是一座集科技、冒險、演藝、觀光于一體的電影主題公園,擁有眾多特效影院和游樂項目,能讓游客體驗到電影制作的神奇與樂趣。
長春世界雕塑園:國家 5A 級旅游景區,展示著近五百件雕塑藝術作品,涵蓋了不同國家和地區、不同歷史時期的藝術風格,公園內環境優美,藝術氛圍濃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