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區第一批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綜合試點單位,伊利集團在自治區總工會和市總工會的精心指導與大力支持下,始終錨定打造一流乳品產業工人隊伍的目標,將產改工作與企業發展戰略深度融合,以創新舉措激活內生動力,以實干擔當彰顯主體作用,不僅穩居全球乳業五強、亞洲乳業第一,更走出了一條民營企業產改工作提質增效的特色路徑,為全市產改工作提供了鮮活樣本和實踐經驗。
黨建引領筑根基,凝聚產改“向心力”
伊利集團始終把強化產業工人思想政治引領作為產改工作的首要任務,在集團黨委統籌下,創新構建“1234金字塔”黨建工作模型,將黨的領導貫穿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全過程。通過打造一線產業工人先進案例庫、開展“黨建+技能”融合實踐活動,推動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職工成長同頻共振。該模型先后榮獲全國黨建研究會“最佳實踐”案例及“全國兩新黨建優秀案例”,生動詮釋了“黨建強則企業強、黨建興則事業興”的深刻內涵,讓產業工人在思想淬煉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實踐磨礪中增強使命擔當。
匠心培育樹標桿,激活建功“驅動力”
以“工匠精神”為引領,伊利集團搭建起“選、育、管、用”全鏈條激勵體系,讓產業工人在干事創業中實現價值。通過勞動和技能競賽、崗位練兵、技術攻關等載體,一大批優秀產業工人脫穎而出:劉華、巴根納、孟根花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王彩云、韓吉雨摘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張海斌、葉文慧獲評“自治區勞動模范”……這些扎根一線的“工匠先鋒”,以精湛技藝帶動形成“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推動企業在智能制造、品質管控等領域不斷突破,讓“伊利制造”成為高品質的代名詞。
體系賦能提素能,夯實成長“支撐力”
聚焦產業工人技能提升需求,伊利集團構建起全方位、立體化的培養體系。創新打造“伊起學”全流程智能學習平臺,整合海量課程資源,通過個性化學習路徑設計、經驗分享積分機制,推動全員學習、終身學習,有效提升了產業工人的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這種“線上+線下”“理論+實踐”的培養模式,不僅讓職工在技術革新中快速成長,更為企業儲備了大量高技能人才,實現了“企業發展”與“職工成長”的雙贏。
暖心服務聚人心,增強歸屬“凝聚力”
秉持“以人為本”理念,伊利集團工會打造“伊家親”服務品牌,構建起多維度職工關懷體系,讓產業工人感受“家”的溫暖。從“金秋助學”“春節送溫暖”等精準幫扶,到年度體檢、線上體檢平臺等健康保障;從心靈談話室、解壓室等精神疏導,到84個“愛心媽咪小屋”的貼心服務;再到“快樂家庭日”“女神節”等特色活動,全方位的關愛覆蓋職工工作生活各方面,既解決了職工后顧之憂,更激發了大家的歸屬感和向心力,讓產業工人在企業發展中共享成果、收獲幸福。
伊利集團的實踐充分證明,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作為試點單位,伊利集團以黨建引領強根基、以匠心培育樹標桿、以體系建設提能力、以暖心服務聚合力,生動詮釋了“產業工人是企業最寶貴的財富”,為全市產改工作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寶貴經驗。
下一步,市總工會將持續總結推廣產改試點單位的先進做法,引領更多企業投身產改實踐,讓產業工人隊伍成為推動首府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
文稿:關丹
圖片:呼和浩特市總工會經濟部
編輯:呼和浩特市總工會新媒體
審核:劉冬梅
終審:汪俊亭
來源:呼和浩特市總工會經濟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