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反坦克導彈家族又添狠角色!”在2024珠海航展現場,一輛第三代猛士越野車頂著8聯裝矩形發射箱的照片引發轟動——國產第四代紅箭-16反坦克導彈首次實裝亮相。這款由民營企業參與研制的智能導彈,讓輕型部隊首次獲得18公里超視距集群打擊能力。
紅箭-16最致命的是灌頂攻擊模式:導彈以55度大落角專打坦克頂部裝甲,靜破甲深度超1000毫米,現役主戰坦克正面裝甲也難以抵擋。更讓對手頭疼的是抗干擾能力:加密數據鏈讓導彈在強電磁干擾下仍能穩定傳輸圖像,操作員可隨時切換打擊目標。珠海航展實測視頻顯示,導彈飛行中實時回傳戰場畫面,甚至能充當臨時偵察兵。
與早期型號相比,紅箭-16火力密度實現跨越式提升。第三代猛士底盤搭載8聯裝發射箱(紅箭-10僅能帶2枚),輕型合成旅反坦克連9輛車齊射,72枚導彈可在20秒內覆蓋18公里外目標。模擬顯示:首波打擊便能摧毀40輛裝甲車,相當于癱瘓敵軍裝甲旅三分之一的戰力。陸軍測試報告證實,其命中移動靶標的精度比紅箭-10提高35%。
這款導彈背后藏著軍民融合的創新密碼:核心研制方是國內某光電企業,其紅外成像制導頭可在夜間精準識別坦克熱源特征,成本僅為軍工同類產品的60%。模塊化設計更讓導彈適配多種平臺——2.2米長的彈體可由單兵肩扛突擊,也能集成到輪式戰車實施集群作戰。美軍分析認為,這種靈活部署方式使解放軍步兵分隊反裝甲效率提升3倍。
當“發射后不管”的導彈成為戰場常態,你認為未來陸戰格局會怎樣演變?歡迎分享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