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澳突然對美亮明立場!
近日,美國急吼吼地想給臺海局勢“加戲”,奈何日澳“不接茬”,具體怎么個事呢?
英國《金融時報》12日報道稱,五角大樓正敦促日本和澳大利亞明確表態,如果美國和中國因臺灣問題爆發戰爭,日澳將扮演何種角色。日澳兩國,反應卻相當“有看點”,透著濃濃的不情愿和謹慎。
美國施壓:醉翁之意不在酒
先來看看美國的意圖,長期以來美國在臺海問題上奉行 “戰略模糊” 政策,如今卻逼迫盟友明確在臺海問題中的角色,背后意圖不難猜。首先這是其 “印太戰略” 的一部分,試圖拉盟友下水,分散自身的軍事和政治風險,有日澳在前面擋著消耗中國的軍事力量,而美國在背后掌控局勢,坐收漁利,豈不美哉?
同時,美國國內經濟面臨諸多問題,貿易逆差、債務危機等困擾不斷,同時它又急需用錢支撐自己的軍事策略。煽動地區緊張局勢,就能使盟友被迫增加國防開支,從美國購買軍事設備,從而拉動美國經濟,又能圍堵中國,一舉多得。這種完全把別人當“炮灰”行徑,不怪盟友都覺得錯愕。
日本回應:曖昧背后的權衡
日本防衛省表示,“臺灣緊急事態”這種假設性問題“難以作答”,并強調任何因應措施“都將依據憲法、國際法以及國內法令與規定,逐案具體實施”。這一回應模棱兩可,也反映出了日本的難以抉擇,一旦明確表態介入“臺海問題”,必然損害中日關系,那么,利益受創的必然會日本自己。
日本是美國的老牌盟友,長期受到美國的軍事保護和政治影響,日本不敢輕易忤逆美國的意愿。但近期因為美國對日征收高價關稅的問題,加之反復敦促日本提高國防開支,這一行為已經惹惱了日本首相石破茂。雙方的同盟關系十分脆弱微妙。
澳大利亞:拒絕背后的清醒
澳大利亞也婉拒美方要求,據臺灣“中央社”7月13日發自上海的消息稱,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13日對此拒絕表態,并暗示美國自身也對臺海沖突抱持“戰略模糊”立場。
同時,據路透社7月13日報道,澳大利亞國防工業部長帕特·康羅伊13日表示,澳方不會在任何沖突尚未爆發之際提前派遣軍隊。
并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澳大利亞優先考慮本國主權,“我們不討論假設”。他說:“是否將澳大利亞軍隊派遣至某場沖突的決定將由當時的政府作出,而不是由當前政府提前作出?!?/p>
此時阿爾巴尼斯正在進行為期7天的訪華,商議經濟、教育、旅游等都合作,這場較為堅決地拒絕也有這個原因。此前,澳大利亞曾因跟隨美國導致了一些“偏向,讓中澳關系遇冷,澳方的葡萄酒、煤炭等產品對華出口受阻,澳大利亞經濟深受其害,這讓澳大利亞深刻認識到與中國保持良好經貿關系的重要性。澳大利亞再親美,也得先顧自己的核心利益,經濟遇冷是澳大利亞能承受的。涉及到自身核心利益的問題,也要試圖保持一下獨立性。
美國同盟裂痕,特朗普徹底失算
日澳的回應釋放出一個重要信號:美國的同盟體系在面對臺海問題時出現了裂痕。日澳這次對美國要求的“不合作”,絕非偶然,是有其原因的。
首先是美國的號召力大打折扣。美國振臂一呼,一呼百應的景象不再。只因美國尤其是在貿易關稅等問題上的一些“美國優先”的做法損害了盟友利益,也透支了自己的信用。
(圖片來源:豆包AI)
其次,中國力量不容忽視。日本和澳大利亞想跟隨美國一起對抗,如今也要看敵不敵得過中國的“拳頭”,日澳兩國清晰認識到,卷入臺海對自身而言弊大于利,不能也不愿盲從美國。
這對于美國來說無疑是一個警示,在國家核心利益面前,沒有哪個國家甘愿被隨意擺布,充當炮灰。靠施壓和脅迫維持霸權的老路,注定越走越窄。中國對此態度一直很明確,“奉勸美國停止在臺灣問題上拱火滋事,否則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任何試圖干涉中國內政的圖謀都將遭到堅決回擊,也必將被更多國家所抵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