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重點關注第2條簡訊:教派沖突,政府軍開屠,以軍空襲,敘利亞蘇韋達省已有500多人死亡。
沖突現場
近日,敘利亞南部蘇韋達省發生嚴重的教派沖突,引發當地武裝群體、政府軍與以色列軍隊多方介入,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多個權威信源顯示,沖突已導致該省超500人死亡。
事件起源于7月11日,一名德魯茲商販在前往大馬士革途中被遜尼派游牧部落搶劫綁架,當即引發德魯茲社區與部落之間的武裝對抗。此后沖突迅速升級,不斷蔓延至周圍城鎮和鄉村,造成大量人員傷亡。遜尼派游牧部落好理解,中東到處都是。而德魯茲人則是一個起源于11世紀的阿拉伯裔宗教群體,主要分布在黎巴嫩、敘利亞、以色列及約旦等地,人口在80-100萬之間,在社會結構是注重社區自治與內部連帶。作為一種“宗教民族”,德魯茲人雖可以溯源到伊斯蘭教什葉派,但后來又融合了希臘哲學、基督教等元素,一般認為,目前的德魯茲人在宗教實踐上已經更接近基督教。
蘇韋達省即為紅色區域
那么,為什么德魯茲的商販為啥會被遜尼派游牧部落綁架呢?當地的貝都因游牧部落與德魯茲群體的恩怨由來已久,一來是遜尼派與什葉派(德魯茲源頭)的宗教分野,而作為在沙漠曠野過游牧生活的阿拉伯人,貝都因游牧部落長期以氏族為單位活躍在蘇韋達及鄰近地區,其中的部分族群受伊朗及黎巴嫩真主黨資助或武裝支持,參與走私或武裝行動。當地安全真空之下,貝都因游牧部落與德魯茲社區在久而久之下便形成對抗態勢。
隨著雙方沖突加劇,敘利亞過渡政府派遣內政部和國防部人員進入蘇韋達,試圖平息暴力沖突。然而,據當地媒體與監測機構披露,當局部隊在干預過程中的行動甚至讓許多平民遭襲。據報道,一個社區集會大廳內有21名德魯茲人被發現倒在血泊中,人權觀察組織(SOHR)甚至直接指出,這些平民在敘利亞政府軍的突襲過程中被處決。一時間,當局在蘇韋達屠殺德魯茲平民的消息傳播開來,更加劇了沖突。
好家伙,更亂了,那么德魯茲人與敘利亞政府的矛盾又是怎么來的呢?長期的動蕩環境中,德魯茲人試圖保持中立策略,避免自己走上叛亂之路,也不想完全站在政府一頭,因此,在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后,德魯茲人很快組建了“尊嚴之人”民兵組織,以維持社區安全與自治。2024年12月,阿薩德政權倒臺,原反政府伊斯蘭武裝“沙姆解放組織”奪取政權,盡管臨時政府宣稱將代表包括德魯茲在內的所有少數族群,但現實中的利益分配讓德魯茲人感到不滿,德魯茲精神高層還公開指責過渡政府“極端”,不愿承認其為合法政府,當然了,還有個原因是現在的敘利亞新當局主要由遜尼派穆斯林組成,德魯茲人一直覺得當局偏袒那些同為遜尼派的游牧部落。
而換位到中央政府角度,自然無法容忍一個存在信仰分野,看自己不順眼,把自己當“恐怖分子”的高度自治小王國存在,更何況德魯茲人以“確保社區安全的最后防線”為由,堅決拒絕解除武裝。也由此,中央政府與德魯茲人的互不信任愈發嚴重。
被炸的敘利亞國防部建筑
理清了游牧部落、德魯茲人、敘利亞過渡政府的關系,那么,以色列又是怎么摻和進來的呢?一方面,分布在以色列控制區的德魯茲人(約15萬)積極融入,長年在以色列國防軍中服役,其中還有一些成為官員,享有一定政治發言權。以色列控制區的德魯茲領袖多次呼吁采取積極行動保護敘利亞同族。此次,在蘇韋達省沖突期間,以軍針對敘利亞政府軍的出手所打的名號,就是“保護德魯茲社區”,為此空襲了敘利亞國防部及總統府附近的軍事基地。當然了,保護在敘德魯茲人只是為了“師出有名”。以色列長期強調在戈蘭高地鄰近區域維持安全緩沖,防范任何可能重塑的伊斯蘭武裝力量或新的敘利亞正規軍部署。
因此,以色列此次出手,一來是為了阻止政府軍在蘇韋達對德魯茲人施暴,以穩定國內賣命的德魯茲人的情緒,同時要阻止任何在戈蘭高地邊境有可能集結的敵對力量,將在敘德魯茲社區作為以色列與敘利亞政府軍的緩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