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基辛格那句“做美國的敵人是危險的,但是做美國的盟友則是致命的”,這句話的含金量還在不斷上升。
特朗普在近日就對兩個鐵桿盟友國發出新指示,這個要求前所未見,要他們在中美臺海交鋒之日,無條件支持美國!
一旦這兩個國家答應,就意味在臺海問題上,美國的其他盟友只剩一條路,提著腦袋誓死追隨!
那么,這兩個盟友國是誰?對特朗普的回應是怎樣的?背后又有著怎樣的詳情?
一 特朗普的要求前所未有
2025年7月12日,根據英國媒體報道,特朗普對五角大樓的軍事戰略家們發出新指示,要求其向日本和澳大利亞施壓。
劍鋒直指中國的臺海問題,提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要求,那就是一旦中美在臺海爆發熱戰,日本和澳大利亞必須明確自己立場,無條件對美國進行支持!
之所以說這個要求前所未有,是因為美國歷屆政府雖然緊緊捏著“臺海問題”這張牌,有事沒事拉出來惡心一下中國。
但在具體的軍事沖突安排上,卻是謹慎異常,以“模糊化”處理為主要方式,這是因為解放軍的強大實力是公認的,已經讓美國一眾軍事家感受到巨大壓力。
美國智庫也多次進行預言,一旦中美在臺海爆發熱戰,美軍介入將會損失慘重,以失敗告終,無論“臺獨”分子的那點反動軍隊。
還是部署在東亞的美軍,都無法在武力上與解放軍抗衡,熱戰是損失最大,也沒有最終效果的錯誤選擇。
基于這點認識,美國政府在臺海問題上長期奉行的是“戰略模糊”政策,從始至終都未明確表態,要以武力“防守臺灣”。
現在特朗普卻將這件事公開提出,還是先于美國的態度,要求盟友進行表態,因此引起軒然大波。
特朗普的公開發言一向是以“神經質”著稱,眼下中美關稅戰和貿易關系進入緩和期,包括貝森特等美國代表,也將在下個月初與中方進行新一輪貿易磋商。
根據先前兩國領導人電話通話內容,細化貿易框架內的共同協定,特朗普本人也是爭著要做第一個參加中國閱兵式的美國總統,為什么又在這個關頭,在臺海問題上拉仇恨?
二 日澳都是裝糊涂的高手
實際上還是特朗普本身在對華談判過程中無牌可打的現狀導致的,中國從4月的關稅反制,到現在被排除在特朗普第二輪新關稅政策之外。
都在反映出因為實力原因,美國無法撼動中國經濟和軍事地位的現狀,但美國內部的“反華派”是一個雜糅多方利益的政治集團,長久以來戰略慣性還在持續發力。
促成了眼下,特朗普政府貿易上施壓與談判并存,政治上試圖干涉與尋求對話交織,軍事安全領域則持續遏制的復雜態勢。
近日在臺海問題上強勢要求日澳兩個盟友,就是其中代表。
另一方面,受到五角大樓“戰略捆綁”要求的日本和澳大利亞都是心里萬馬奔騰,搖頭拒絕,加征關稅的時候不知道我是盟友?要打架就想起來我了?
日本防衛省稱這種帶有“假設性”的問題不好回答,要看自身憲法和法律的具體情況,在真實事件發生的時候,才能最終選擇,拒絕了上“臺海戰車”。
澳大利亞國防工業部長康羅伊則強調本國不會提前承諾任何軍事行動,一切決定由當時事件發生時的政府來做。
雙方在臺海問題上的立場本身就是“現實主義”的體現,不要看在往日,日本和澳大利亞跟在美國軍艦后面,在臺海地區耀武揚威。
一旦涉及重要選擇,這兩個國家都是謹慎之中的謹慎,呈現的是“表面追隨美國,背地里小心躲避責任”,和美國政府存在根本利益上的分歧。
以日本為例,雖然在公開場合附和美國的“印太戰略”,宣稱“臺海有事關乎日本安全”,并長期通過與美國聯合軍演、強化在西南諸島嶼軍事部署等行動。
只要牽扯“提前選邊站隊”,抬手就是本國憲法和國內輿論制約,如果直接承諾介入臺海沖突,會引發國內民眾和國際社會對“重走戰爭老路”的擔憂。
而在這種避免卷入臺海問題的選擇背后,還有一層至關重要的利益因素影響,中國當前是日本最大貿易合作伙伴。
在2024年,中日貿易額達到3500億美元,日本汽車、電子等產業鏈高度依賴中國市場,一旦在臺海問題上發言和行動不謹慎。
直接結果就是中日經貿關系出現斷裂風險,當前日本的經濟已經是病態性發展,貨幣政策困境、工資與物價循環失調、創新動力不足和人口老齡化等問題交織,宛如一個垂死病人。
已經讓經濟的未來走向一片灰暗,要是在這個時候再答應特朗普的要求,整出來“誓死追隨”,直接結果就是中國抵制對日貿易,簡而言之,這個承諾帶來的后果,日本無法承擔。
三 特朗普“英雄令”落空
做出同樣選擇的澳大利亞,面臨的是同樣處境,表面上,澳大利亞通過“美澳同盟”“奧庫斯”等機制配合美國在印太軍事部署。
但在臺海問題上,也是始終堅持“不選邊”,避免將自身綁定到美國的“臺海戰車”上下不來。
這其中因素,除了中國是澳大利亞目前最大出口市場,鐵礦石、煤炭等資源都高度依賴對華出口,一旦介入臺海沖突,將面臨中國反制,直接沖毀經濟命脈。
其次,日澳兩國這次做了聰明人的另一個原因所在,就是已經逐步認清了美國的本質,對特朗普政府的可信度存疑。
關稅問題上,特朗普可壓根沒將日本和澳大利亞當盟友看,一個個都被捶得死去活來,叫苦不斷。
還在阿富汗問題、俄烏沖突,以及歐洲能源危機中多次出賣盟友,要是現在頭腦一熱,綁在“臺海戰車”上。
美國轉過頭要和中國重新修整外交關系,澳大利亞和日本就要獨自承擔與中國對抗的結果,而這種事,美國人已經干習慣了。
因此這次特朗普“號令兩雄”的英雄令算是落空了,日澳都明白,平時派點軍艦虛張聲勢可以。
真要介入臺海沖突,朝中國亮劍,風險是要遠遠大于收益的,“謹慎避責、利益優先”就成為日澳在臺海問題上的核心策略,揣著明白裝糊涂,應付了事。
參考資料:
1、遭美國逼問涉臺表態 日澳不買賬——長江新聞號2025-07-14 22:02
2、"臺海出事你們會咋辦?"遭美方逼問,日澳不買賬——澎湃新聞2025-07-13 12:0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