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圖文激勵計劃#前言
美國工廠的生產線一片死寂,工人們盯著空蕩蕩的料箱發呆,眼神里寫滿了無奈。曾經不可一世的軍工巨頭,如今卻因為幾噸稀土而焦頭爛額。
你知道嗎?就在幾年前,他們還在嘲笑中國"挖土賣土",現在卻要靠偷偷摸摸的走私才能維持生產,更讓人憤怒的是,這些稀土竟然是被"自己人"給賣了。
那些吃里扒外的內鬼,為了蠅頭小利出賣國家利益,這一次,中方是真的怒了!這場稀土大戰,到底會如何收場?
這些"自己人"竟然干出這種事?
120噸!這個數字讓海關徹底震驚了。江蘇某家企業,竟然將120噸含高純度稀土的釹鐵硼廢料偽報成"廢舊金屬"。
這批貨物經過馬來西亞轉了個彎,最終目的地直指美國。海關人員拆開包裝一看,全是裹著鋁箔的稀土氧化物,純度高得嚇人。
更要命的是深圳那邊。海關同樣查獲了一批稀土走私案,這是一起家族企業操作,總共被查獲了大約300噸偽裝成瓷磚膠裝修材料的釹鐵磁粉。
他們利用高科技手段協助走私,用了極其隱蔽的手法。表面上看就是普通的裝修材料,實際上里面全是戰略級的稀土資源。
這些中企為了一己私欲,將國家戰略重要物資私自賣給美國,已經嚴重侵害到了國家利益。說他們是"內鬼",一點都不過分。
更讓人震驚的是泰國和墨西哥的轉運操作。美國礦產首席執行官透露,他們每個月都會從中國獲得大約200公斤鎵。
光是去年,泰國和墨西哥就往美國運了3834噸銻氧化物,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此前三年的總和。
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事情,他們做得不亦樂乎。從我國購買稀土后,交給貨運公司進行轉運,通過另外一個國家重新改寫標簽,然后運往美國。
美國是怎么把命門拱手送人的?
說起美國對中國稀土的依賴,這事得從2015年說起。那一年,美國關閉了最后一座稀土礦,環保組織還舉著"停止挖掘有毒土"的牌子慶祝。
當時全球化的風刮得猛,美國企業算過賬:從中國買稀土,運費加關稅比自己挖礦便宜30%。這筆賬看起來很劃算,但沒人想到十年后會是這個局面。
現在的數據更是觸目驚心。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顯示,2022年美國90%的稀土來自中國,剩下的10%還是從日本轉賣的中國貨。
反觀中國的稀土地位,那真是無人能撼動。中國稀土產量占全球60%以上,精煉供應量占比達92%。
在全球稀土加工領域,中國幾乎擁有壟斷的控制權。美軍武器生產高度依賴我國關鍵礦產,涉及到了1000多個武器系統、超2萬個零部件。
美國智庫的報告里寫得清清楚楚:"要是中國停止供應稀土,美國的國防工業會在六個月內陷入癱瘓。"
想重新建立自己的稀土產業鏈?美國發現這比想象中難多了。重新開礦需要五年,建提煉廠需要三年,等不及啊。
更要命的是技術問題。他們即便擁有稀土原料,也沒有我國的提煉技術,所以美國想要繞開我國,最后卻繞不過自己的短視。
揭開這場全球大博弈的真面目
臺灣那邊的黑幕更讓人震驚。大陸對臺灣8家企業列入實體管制名單,大家都以為是為了懲戒"臺獨"分子。
可是,根據最新消息顯示,臺灣使用稀土的比重很低,他們每年從大陸進口的數千噸稀土都去了哪里?答案就是運往了美國。
這8家企業承擔了所謂軍機、軍艦、潛艇、無人機等武器自制項目,全部都屬于島內軍工體系,也是美臺軍勾連的重要對接平臺。
他們將絕大多數稀土運往了美國,以此支持美國的軍工業。典型的"吃中國飯,砸中國的鍋",對國家安全利益造成了嚴重危害。
這種連鎖反應不只局限在軍工領域。從F-35戰機的發動機,到iPhone的顯示屏,再到特斯拉的電池,都離不開稀土材料。
美國試圖拉著澳大利亞、加拿大、印度、日本搞了個"稀土聯盟",想自己開采、加工,打破中國的壟斷地位。
想法是好的,可現實很骨感。澳大利亞雖然有稀土礦,但加工能力不行,90%的稀土還是得送到中國提煉。
專家算了筆賬,就算"稀土聯盟"全力開動,短期內產量也頂多占全球的10%,根本撼動不了中國的地位。
更麻煩的是,稀土產業鏈太復雜了。從開采到提煉,再到加工成高純度材料,需要完整的技術體系和產業配套,不是一朝一夕能建成的。
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誰會笑到最后?
中國這次是真下定決心了,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詠前就對此強調,早在5月份時,我們就已經部署了打擊戰略礦產走私專項行動。
新的《礦產資源法》正是其強化治理的一大舉措,進一步鞏固了我們對關鍵原材料的控制力。無論是明面上的進出口,還是灰色交易,美國都無法輕易逃脫中國的監管網絡。
對稀土出口實行"全鏈條監管",從開采、加工到出口,每一個環節都得登記備案。走私稀土的處罰也加重了,最高可判無期徒刑。
對"內鬼"的打擊更是毫不留情,涉案人員不僅要坐牢,相關企業也被吊銷資質,直接踢出稀土行業。這次是真的"堅決不能再手軟"。
與此同時,中國也在加速稀土產業的轉型升級。過去那種"挖土賣土"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現在的目標是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中國稀土集團、北方稀土這些大企業,研發投入年年漲,重點攻關高純度稀土材料、新能源技術這些高附加值領域。
比如稀土永磁材料,現在已經是電動車和風電設備的"標配",中國產量占全球80%以上。這些高端產品的利潤,比賣原料高了好幾倍。
美國那邊一看中國動真格了,慌得不行。稀土斷了,他們的F-35戰機、激光武器這些高端裝備都得停產。
未來幾年,這場稀土博弈只會更加激烈。中國的優勢太明顯了,美國想靠"稀土聯盟"翻盤,短時間內是沒戲的。
結語
說到底,稀土之爭就是兩種思維的碰撞——美國的短期投機思維遇上了中國的長期戰略布局,結果可想而知。
接下來5年,稀土這張牌只會越來越好用。美國越焦慮,中國的主動權就越大,這場博弈的天平已經傾斜。
你覺得美國還有翻盤的機會嗎?在這場資源爭奪戰中,到底是技術突破重要,還是產業升級更關鍵?留言聊聊你的看法!
信息來源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