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馬來西亞上演的一場外交較量,把中美兩種完全不同的做法擺在了臺面上,美國帶著各種“框架”和“關稅”,想拉東南亞國家站隊,但他們說的多、給的少,條件苛刻,根本無法讓人信服。
反觀中國,不但帶來了明確的合作計劃,還承諾零關稅、基建投資、互利共贏,讓對方國家真正看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如今這場對比之下,誰是真正想搞發展、誰在搞小圈子,已經非常清楚。
美國外交遇冷
這次中美在馬來西亞的“同臺外交”,可以說是一場現實版的高下立判,美國這邊派出了國務卿魯比奧,帶著“印太經濟框架”和所謂“供應鏈重組”的說法,想忽悠東南亞國家加入美國的小圈子。
美國就一個心思,拉著一幫人排擠中國,但他這套說法,在東南亞越來越沒人聽了。
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這次就沒給美國留面子,當著美國人的面直接說,你們搞的關稅政策,說白了就是明著搞政治勒索,這話夠直接的,更厲害的是馬來西亞外長穆罕默德直接反問魯比奧,美國能不能像中國那樣給我們免關稅?
這話一問,魯比奧直接說不出話來,這場外交場面算是搞砸了,美國說的那些 “戰略合作”,在東南亞聽著就是空話,根本沒人信。
除了馬來西亞,連美國最看重的“潛在盟友”越南,這次也不給面子,越南官員公開表示,美國單方面加征關稅是失信行為,搞得人家連合作的信心都沒了。
同時中越之間的合作卻越來越密切,不光是傳統貿易在漲,連數字經濟這種新領域也在不斷擴展,說到底,大家都在看誰說得多、誰做得實,美國嘴皮子動得快,但實際幫助少,中國雖然話不多,但是實打實的合作。
魯比奧這趟出訪,原本還安排了去日本和韓國,但最終這兩站直接取消,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日韓態度也變了。
日本和韓國的外交官都明確表示,他們希望加強和中國的經濟聯系,不想再被逼著站隊,更不愿意把經濟合作變成地緣政治對抗的工具。
韓國這邊更是主動拋出想法:要和中國共同推進“東北亞—東南亞數字經濟走廊”,這意思已經很明顯了,要搞實事,不搞那些虛頭巴腦的。
整場外交博弈看下來,結果很清楚,美國想靠“拉幫結派”搞陣營政治的老套路,在東南亞已經不靈了,各國現在更看重誰能帶來實際好處,誰才是真正可靠的經濟伙伴。
王毅親自出馬
在美國想拉東南亞站隊失敗后,中國這邊的動作立馬就跟上了,中國外長王毅親自飛到馬來西亞,不搞那些虛頭巴腦的口號,而是帶著一堆實打實的合作計劃上門談事。
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宣布中國和東盟的自貿區3.0版談判正式完成,這個新版本不再是單純買賣貨物,而是把合作范圍擴展到數字經濟、綠色能源這些未來最有潛力的領域,算是直接帶東南亞國家上了現代化發展的“快車道”。
簡單說就是,以后中國的電商平臺進軍東南亞市場會更順暢,而東南亞國家的產品要進入中國市場,也能更快、更穩,有了中國這個超級買家,出口變得順暢,直接就能帶動就業、拉高收入。
除了政策談判,中國這次還拿出了真金白銀的具體項目,之前美國突然對柬埔寨商品加稅,中國立刻站出來,宣布對幾乎所有柬埔寨出口商品免稅,這就是實打實地幫朋友解圍。
還有中老鐵路、雅萬高鐵、東海岸鐵路這些工程,不僅改善了交通狀況,還直接帶動了沿線物流、旅游、房地產等產業,讓老百姓真切感受到變化。
這些都不是畫大餅,而是看得見、摸得著、落得下去的合作成果,說到底,中國的合作邏輯很簡單,就是要一起賺錢,一起發展,而不是搞小圈子、逼著你選邊站,對比美國那套,中國的優勢才是最吸引人的。
要知道,跟著中國合作,不只是談感情,更是談收益,能解決現實問題、推動現代化的,才是真正值得信賴的伙伴。
合作才有出路
在這場中美外交較量中,表面上看是談項目、講政策,實際上比拼的更深層東西,是兩套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
美國講的是“零和博弈”,就是說你賺多了我就虧了,你強了我就弱了,這種邏輯決定了它對外的做法就是拉幫結派、封鎖別人、搶資源。
而中國這邊,講的是“合作共贏”,想和大家一起搞建設、一起發展,這種模式越來越受到發展中國家的歡迎。
中國不一樣,雖然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是一直把自己看作發展中國家的一員,從不搞高高在上那一套,對外合作講的是實際、講的是公平,不要求你“站隊”,不逼你“選邊”,只要你真想搞發展,中國就愿意拉你一把。
而且現在的“東盟快班”貨運通道,更是直接把中東歐市場打開了,讓東南亞的貨能跑得更遠、賣得更好。
跟美國動不動搞關稅制裁、搞封鎖不同,中國靠的是互利共贏的實打實項目、穩定開放的市場,以及說話算數的長期承諾,這種合作方式,不靠軍事壓力,也不搞政治勒索。
王毅外長這次在東盟會上的表態特別直接: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這句話其實就是說給那些還在猶豫的國家聽的,這個時候誰還在搞封鎖、拉黑名單,誰就不是在搞合作,而是在添亂。
而現在全球經濟這么難,誰都在找穩妥的合作伙伴,在這種背景下,中國的模式無疑顯得更靠譜,也更受歡迎。
就像馬來西亞的表現那樣,現在很多國家已經不再盲目跟著某個大國走,而是開始自己算賬、看利益,誰能帶來穩定和發展,誰就是朋友,從長遠看,中國所提倡的“共贏模式”,很可能會成為未來國際合作的主流方向。
參考信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