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火紛飛之際,歐盟領導人卻把槍口對準了中方,結果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馮德萊恩訪華前突然攤牌,對中方提出三大要求:切斷中俄正常經貿往來,單方面開放市場,全面解除稀土出口管制。這位歐盟委員會主席撂下狠話,稱中俄合作將決定中歐關系未來,擺出居高臨下的施壓姿態。可現實是,歐盟內部正吵得不可開交,74名歐洲議員聯署彈劾案直指馮德萊恩1500億歐元國防融資計劃存在“黑箱操作”,匈牙利總理歐爾班更是在社交媒體發圖暗示“是時候離開了”。
就在馮德萊恩放話次日,我商務部反手對歐盟白蘭地征收最高34.9%的反傾銷稅,直接打中法國七寸。這記耳光抽得又準又狠——你不是要市場準入嗎?先嘗嘗中方反制的滋味!
馮德萊恩的“三板斧”暴露了歐盟戰略的徹底混亂。一邊指責中方“市場封閉”,一邊對中企關閉政府采購大門;一邊哭訴稀土管制,一邊維持長達200頁的對華高技術產品禁運清單。
當歐盟高呼“公平競爭”時,自己計劃在2021-2030年間狂撒1.44萬億歐元補貼,各成員國補貼更是高達數千億。這種“只許州官放火”的雙標把戲,玩得真是又當又立。
稀土鬧劇最顯歐盟焦慮。中方專門為歐洲企業開通“綠色通道”,出口審批效率提升140%,軍用稀土管控卻更嚴了。消息傳出,美國高超音速導彈所需的釤鈷磁體庫存告急,歐洲企業竟偷偷求助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想搞“曲線進口”。馮德萊恩怕是忘了,歐盟90%的重稀土靠中方供應,軍工和電動車產業命脈都攥在別人手里。
“過剩的不是中方產能,而是歐方過度焦慮。”商務部發言人何詠前7月10日一句話揭穿歐盟皇帝的新衣。當馮德萊恩嚷嚷中方有“人類歷史上最大貿易順差”時,故意忽略歐盟2024年對華醫療器械貿易已轉為順差,深圳4K內窺鏡打進德國30家頂尖醫院的事實。德國車企40%利潤靠中方市場,歐盟每天要從中方進口5.4億歐元機電設備維持運轉——到底誰依賴誰?
歐盟內部早已四分五裂。面對特朗普8月1日關稅大限,德國因汽車出口依賴急著向美國妥協,法國卻強撐“零關稅換零關稅”。馮德萊恩為討好特朗普,在G7峰會大炒“東大經濟威脅論”,結果美歐密約被曝光:用暫緩加稅換歐盟對華施壓。這種卑躬屈膝換來的是特朗普對12國揮動關稅大棒,歐盟僥幸躲過一劫卻自損威信。
中歐峰會還沒開,氣氛已經涼了半截。外媒爆料中方可能把原定兩天的會議壓成一天,合肥商界論壇直接取消。我外長訪歐時說得明白:“中歐關系不應受第三方干擾”。可馮德萊恩偏要當美國的傳聲筒,硬把俄烏問題塞進經貿談判——中方一句“中俄合作不針對第三方”頂回去,多一個字都懶得給。
當中方依法管制稀土出口,歐盟跳腳指責;可中方醫療設備憑30%價格優勢碾壓西門子時,歐盟立刻舉起“市場扭曲”大旗限制采購。商務部反制來得干脆:7月6日起,4500萬元以上政府采購項目對歐企關門,只給愿意“調整定價”的34家歐洲醫療商留了活路。這套“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打得漂亮!
我外長在布魯塞爾提醒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時點破關鍵:“唯有堅持戰略自主,才能避免淪為大國博弈的棋子。”可惜馮德萊恩們聽不懂——當特朗普從德國撤軍、對法國鋼鋁加稅時,歐盟才慌慌張張啟動120億歐元“全球門戶計劃”,想繞開美國找中亞礦產。早干嘛去了?
中歐貨物貿易去年高達7858億美元,空客天津工廠貢獻全球產量20%,德國企業在華銷售額占全球營收三成以上。這些真金白銀的利益,被馮德萊恩當成向美國表忠心的投名狀。法國電力集團急需中國核廢料處理技術,德國西門子悄悄與中方共建工業4.0實驗室——身體比嘴巴誠實多了!
歐盟領導人若真為歐洲利益著想,就該聽聽上海學者姜鋒的忠告:歐洲患了“戰略三怕”焦慮癥——怕俄羅斯、怕美國拋棄、怕中國趕超。只會讓歐盟在全球化浪潮中沉沒。中歐本該是“動蕩世界中的穩定之錨”,卻被馮德萊恩硬生生搞成角斗場。
7月24日中歐峰會逢建交50周年,本該是共謀發展的良機。若歐盟繼續帶著“美國任務清單”來談判,怕是連北京會場的大門都敲不開。畢竟我方早把話撂下了,“帶著誠意才能贏得平等對話”。沒誠意的客人,不招待也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