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網消息,臺軍“漢光41號”演習期間,400余名美軍人員以觀察員身份參與,規模創歷年之最。這一動態疊加美方對臺軍援相關動作,讓臺海局勢再添變數。此次美軍觀察團包含現役軍官、退役軍人及官員,現役軍官全程身著便服。他們的到來,被臺當局視作“支持”信號。但臺軍演習中的一連串狀況,讓這場“示強”顯得格外尷尬。
7月12日,臺陸軍八軍團重防營的輕型戰術輪車沖撞護欄,3名官兵受傷,駕駛兵被安全氣囊彈得眼部挫傷、臉上滲血,副駕駛和后座士兵也有不同程度挫傷與流血;10日晚,“愛國者”導彈車轉彎時險些撞上民宅雨棚,滯留4小時才在警方協助下脫困;同晚,M109A5自行榴彈炮車因司機不熟悉路況,連撞4輛民用車輛。這些事故暴露出臺軍訓練水平與裝備管理的問題,也讓外界對其所謂“防衛能力”打上問號。
賴清德(資料圖)
臺軍在演習中還嘗試了新戰術。他們首次利用臺北捷運輸送兵力和物資,憲兵部隊攜帶機步槍、紅隼火箭彈甚至美援肩射型刺針防空導彈搭乘捷運列車,陸軍單位通過工程板車運送軍品。臺相關部門稱這是將城市地下系統納入防衛考量,但爭議隨之而來。臺北捷運部分站點是緊急避難所,軍隊與民眾共用不僅可能拖慢機動節奏,還可能引發戰術暴露和附帶損傷;而且軍事進駐會讓這些站點從非軍事目標變成攻擊對象。
有島內網民直言“這樣的設定太不切實際”,質疑捷運在缺電、敵襲、通信中斷等情況下能否正常運轉。從裝備與戰術實用性來看,問題更明顯。臺軍演習中展示的M1A2T坦克,連美軍陸戰隊都已逐步淘汰。他們在淡水河放置汽油桶想阻絕解放軍供給,卻忽視了解放軍“多層雙超”登陸模式——先進行大規模電子干擾,再用火箭彈攻擊重要軍事和基礎設施,接著用無人機壓制地面剩余火力,之后攻擊直升機掩護運輸直升機登陸,可能在灘頭前或灘頭守備部隊后方,最后才出動氣墊登陸艇。
臺軍的潛艇部隊(資料圖)
臺海軍前艦長呂禮詩指出,演習想定脫離現實,買再多美國武器也難改被動。美方賣給臺軍的多是二線裝備,M1A2T坦克性能縮減情況不明,阿帕奇直升機性能與美軍自用版有差距,且部分彈藥、防彈背心存在發霉、潮濕等問題。美方對臺的“支持”本就充滿算計。美國智庫明確表示“沒必要直接保衛臺灣地區”,認為臺島不會改變中美權力平衡,建議將防衛責任轉嫁給地區“盟友”,包括臺灣地區當局自身。
這意味著美方不愿為臺島冒國運風險。即便提供軍援,更多是把臺灣地區打造成“棋子”,讓其在軍事對抗中消耗自身。對于美方及“臺獨”勢力的動作,中方立場堅定。國務院臺辦指出,民進黨當局大搞演習是“以武謀獨”,只會葬送臺灣地區民眾福祉。“臺獨”是絕路,無論臺軍如何演練,無論美方有何動作,都改變不了祖國統一的歷史大勢。
賴清德(資料圖)
7月9日,商務部公告將8家臺灣地區實體列入兩用物項出口管制管控名單。對此,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當天作出回應。陳斌華表示,賴清德上臺以來,頑固堅持“臺獨”立場,大肆宣揚分裂謬論,妄圖“倚外謀獨”“以武謀獨”,部分臺灣地區實體參與其中,助紂為虐。商務部依照相關法律法規作出決定,我們對此表示強烈支持。
當前臺海局勢的走向,取決于各方選擇。臺當局若繼續抱守“臺獨”幻想,只會讓臺灣地區陷入更大風險。美軍人員的“觀察”也好,美方的軍援承諾也罷,都改變不了臺軍實力與解放軍的巨大差距,也阻擋不了兩岸統一的必然。美方若執意推進對臺軍援,必然加劇地區緊張。只有回到一個中國原則軌道,才能維護臺海和平穩定。這一事實,已被歷史和現實反復證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