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檔的最新行業動態,正午陽光確實遭遇了罕見的連續作品失利。
先說已經結局的《淬火年代》,作為正午陽光的重磅作品,該劇匯集多位實力派演員,登陸央視一套黃金檔并實現雙平臺聯播,但最終集均播放量僅800萬(遠低于同檔期古偶劇)
找來一堆大腕出演,送上央一,雙平臺播出,結果集均800萬,最后還不如古偶。
值得注意的是,該劇題材聚焦工業改革,但嚴肅敘事的市場接受度明顯低于預期。
再說剛開播的《櫻桃琥珀》,開播前遭遇上星失敗(未能登陸衛視),轉網播后口碑與播放量均未達預期。導演因敘事風格和選角爭議被觀眾批評,甚至登上熱搜。
目前業內對該劇后續走勢持悲觀態度,認為其難以逆襲。
正午陽光近年以《大江大河》《山海情》等現實主義力作確立行業標桿,但2025年觀眾審美呈現明顯轉向:輕量化、強情感驅動的都市劇和古偶更受年輕群體青睞。兩部新作未能敏銳捕捉這種變化。
《櫻桃琥珀》導演遭遇的質疑,部分源于觀眾對正午"金牌團隊"敘事套路的審美疲勞。有觀點指出,其近年作品在人物塑造和矛盾處理上存在模式化傾向(如理想化主角、符號化反派)。
隔壁新麗屬于25年一部劇都沒開起來,正午是連著撲兩部劇,也不知道今年大廠一個個都怎么了?
除正午外,新麗傳媒2025年尚未有劇集成功啟動(甚至未開播新劇),顯示頭部公司集體面臨創作轉型陣痛。這與觀眾分流至短視頻、短劇市場,以及政策對題材的限制加深均有關聯。
盡管市場遇冷,但《淬火年代》對國企改革史的深度挖掘、《櫻桃琥珀》對90年代青春群像的刻畫,均體現了正午拒絕復制爆款模板的創作勇氣。這種探索在工業化流水線生產中尤為珍貴。
正午曾經歷《瑯琊榜》前的低谷期,但憑借《偽裝者》《歡樂頌》等劇重返巔峰。其核心優勢在于扎實的劇本基礎和制作把控力,短期失利未必預示長期衰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