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啊,近日特朗普對俄羅斯的態度直接把關稅 2.0 的熱度給壓下去了。
都知道特朗普對普京已經徹底失去耐心,但更讓人想不到的是特朗普在糾結了 10 天后,還是沒敢對普京邁出最危險的那一步!
要說為啥特朗普對普京的態度這么反復,一會兒硬一會兒軟,其實背后的門道可不少。先從國內這頭說,“通俄門” 那檔子事就像塊狗皮膏藥,黏了他這么多年。
2016 年大選的時候,民主黨就吵著說特朗普團隊跟俄羅斯勾肩搭背,雖然 2023 年特別檢察官德拉姆的報告明明白白說這是 “反俄謊言”,但架不住這事兒總被拿出來說事兒,搞得特朗普在對俄政策上總有點束手束腳。
國會里更不消停,民主黨議員自不必說,就連不少共和黨同伙都盯著他呢,天天喊著要加大對俄制裁,特朗普想硬氣也得看看這些人的臉色,畢竟選票還捏在人家手里。
不光國內這邊牽絆多,國際上的算盤也得撥清楚。
就說烏克蘭那攤子事,特朗普一開始還想耍個小聰明,說要減輕對俄制裁,讓俄羅斯在停火問題上松松口,可人家普京也不是吃素的,張口就要談領土變更,還要重構歐洲安全框架,這些都踩到美國的紅線了,根本沒得談。
再看看北約那幫盟友,歐洲國家現在是越來越怕俄羅斯了,天天催著美國給烏克蘭多送點家伙事兒,特朗普要是不搭茬,北約這攤子估計就得散架,到時候美國在歐洲的影響力可就歇菜了。
更別說特朗普這人向來就愛搞 “交易式外交”,總覺得自己能靠嚇唬和談判撈點好處,可國際局勢哪有那么簡單,他這套在普京面前根本不好使。
還有那些美國的軍火商,眼睛都盯著烏克蘭呢,給烏克蘭送武器他們就能賺得盆滿缽滿,這些人在背后也沒少給特朗普吹風,他的態度能不搖擺嗎?
也正是因為這些亂七八糟的因素攪在一起,特朗普才想出了那個 “50 天停火最后通牒”。
表面上看,好像是為了讓俄烏趕緊停火,坐下來好好談談,可實際上呢,這就是他談不攏之后的急眼了,想靠經濟手段逼俄羅斯就范。
他還放狠話,說要對俄羅斯征收 100% 的關稅,就連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也得加稅,說白了就是想斷了俄羅斯的戰爭資金。
可這招其實沒多大用,美俄 2024 年的貿易額也就 35 億美元左右,就算真征 100% 的關稅,對俄羅斯經濟來說頂多就是撓癢癢。
特朗普心里估計也清楚,他這么干更多是做給國內選民看的,想顯得自己對俄羅斯挺強硬,好少挨點罵。
而且他還逼著北約國家多掏點軍援錢,這不明擺著是想讓美國少花點,把 “美國優先” 那套玩到底嘛。
說到底,這 “50 天最后通牒” 就是次試探,看看俄羅斯和其他國家啥反應,要是 50 天內沒結果,他再琢磨下一步是加碼制裁,還是換個法子對付烏克蘭。
面對特朗普這波操作,俄羅斯那邊也沒閑著,早就想好對策了。
外交上,俄羅斯一直繃著根弦,想弄明白特朗普到底想干啥。俄外長拉夫羅夫就說了,想對話可以,但想讓俄羅斯在核心利益上讓步,門兒都沒有。
普京的發言人佩斯科夫也放話了,說俄羅斯早就做好跟烏克蘭談判的準備了,就看對方啥時候有空。
軍事上,俄羅斯更是沒含糊,該打的仗還得打,用實力說話。
雖然美國給烏克蘭送了 “愛國者” 防空系統這些先進武器,但俄羅斯也調整了戰術,加派了兵力,今年夏天在烏克蘭東部還拿下了不少地方,戰場優勢一點沒丟。
經濟上的反制更是有模有樣。俄羅斯現在是到處找新朋友,跟中國、印度這些國家把石油天然氣生意做得熱火朝天,2025 年上半年光靠賣油氣就比去年同期多賺了 68.5%。
他們還自己搞生產,以前從西方買的東西,現在盡量自己造,食品、機器這些都能自己搞定,越來越不依賴西方了。
普京還簽了個法令,說要是美國敢扣俄羅斯在美國的資產,俄羅斯法院就有權拿美國在俄的資產來賠償損失,這招直接就把美國給將住了。
說到底,特朗普對普京忽冷忽熱,還搞出個 “50 天通牒”,其實就是美國在國際上各種利益攪在一起的結果。
而俄羅斯的應對也挺明白,該硬氣的時候絕不軟,該靈活的時候也不含糊。
不過俄烏這事兒要真想解決,光靠施壓可不行,還得大家坐下來好好談。希望兩邊能早點找到和平解決的法子,別再讓局勢越來越糟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