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時代之筆擘畫新章,金融活水潤澤實體。在金融“五篇大文章”鋪就的壯闊畫卷中,證券業正以創新之墨揮毫作答。這是服務國家戰略的使命擔當,更是深化金融供給側改革的生動實踐。證券業以“國之大者”為經,以“民之關切”做緯,讓金融血脈與實體經濟同頻共振,奏響中國式現代化的資本強音。證券時報聯合中國證券業協會,推出“做好‘五篇大文章’ 證券業作答進行時”系列專欄, 本篇為系列報道之三,敬請垂注。
自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首次提出金融“五篇大文章”以來,數字金融逐漸成為金融體系創新升級的強勁引擎,驅動著金融服務向更高效、更便捷、更安全的方向邁進。金融機構如何釋放數字金融的潛力,重塑金融服務的價值成為行業內共同關心的課題。作為數字化轉型的先行者,華泰證券的經驗和成果或可為這一課題提供具象的行業答案。
華泰證券是一家相信科技力量的公司。這是證券時報記者在華泰證券采訪時最直觀的感受。因為相信,華泰證券多年來在科技領域持之以恒地投入,在決策層面采納科技側的意見,并以2019年設立數字化運營部為起點進行組織變革。
近年來,華泰證券在數字化建設方面的總投入位列證券行業前列,長期投入的背后是華泰證券對數字金融時代高效、開放、共生的篤信。秉持科技賦能回歸金融服務本源的發展理念,華泰證券正著力打造穿越周期的數字化核心能力。
踩在科技進步“鼓點”
“華泰證券的發展歷程是業務推動科技、科技賦能業務,兩者相生相伴的歷程?!闭驹诳萍几惺愕臄底终箯d,年輕的解說員對華泰證券的發展里程碑如數家珍??v觀過往數十年,這家證券公司似乎每一步都踩在了科技進步的“鼓點”上。
2009年前瞻布局移動互聯網平臺,研發“漲樂系”移動理財客戶端;2017年上線首個自研機構交易平臺產品MATIC;2019年上線機構客戶服務平臺行知;2022年全面上線FICC機構銷售交易平臺“大象平臺”,FICC業務實現全面數字化轉型……
“科技的初心是普惠,我們希望通過技術手段,不斷降低公眾獲得專業金融服務的門檻?!痹谌A泰證券信息技術部聯席負責人、數字化運營部總經理王玲眼中,華泰證券有著為社會創造價值的“執念”,以及基于長期主義的戰略定力。
除了在投入上持之以恒的支持,華泰證券還在決策過程中充分納入了科技側的考量,而不是僅僅參考業務側的意見。2019年全面啟動數字化轉型,顯然很久之前便意識到了科技可能帶來的行業革新動力。
近年來,華泰證券深入推進智能化背景下的平臺化、一體化發展模式,夯實數字金融發展的新型基礎設施。其中,數智中臺將集團內外數據進行安全融匯,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能力持續為各類金融應用提供數據洞察和智能化賦能,有效支撐智能投研、智能運營、智能風控等場景,成為集團核心動力引擎。
到了“跑步入場”的時候
隨著AI大模型雨后春筍般地涌現,新一波數字金融的躍遷路徑日漸清晰。證券行業一直以來熱切盼望的個性化服務模式,正有望借助大模型的高效生產力化作現實,這讓華泰證券看到了新的機會。
回望2022年,生成式AI概念爆火,各行各業都有公司熱切涌入市場,布局大模型。華泰證券在技術上緊密跟蹤,應用側小心落地。直到2024年下半年,在追蹤到足夠成熟的基座模型誕生后,華泰證券終于開始“跑步入場”,在AI平臺上批量進行業務推廣,并對業務和技術條線進行全員培訓。
面向生成式AI,目前華泰證券打造的金融行業垂類大模型,通過高價值數據、高性能算力、高質量模型和高水平集成四方面的協同創新,構建了通用大模型與領域小模型的集成編排和聯接適配能力,并在智能投研、智能研發等多個領域打造了人工智能應用的價值用例。
在王玲看來,接入大模型只是一個開始,真正厲害的是如何把產品和服務與大模型有機結合起來。為此,金融機構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應注重數據的沉淀、規整,并將數據用于訓練大模型,進一步對后續的AI應用提供有力支撐。
如今,華泰證券積極探索將人工智能、大數據、低延時等技術應用到金融服務的方方面面,同時也在努力實現關鍵領域的自主研發。
技術平權與生態開放
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挑戰在哪兒?華泰證券的答案是“打破信息流動的壁壘”。過去信息差壁壘的存在是金融機構最好的護城河,如今在技術平權的大潮下,信息壁壘被一再壓縮,金融服務日漸高效透明,行業的平臺生態建設也被提上日程。
早在十多年前研發“漲樂系”移動理財客戶端時,華泰證券就已經在醞釀行業生態開放的理念,只有開放的生態才能造就更大的規模,提供更優的服務。
為此,華泰證券以合作共贏為原則,不斷提升面向客戶、合作伙伴和其他行業內外機構的連接能力,建立精準互補、高效整合的多元生態圈。一方面通過構建開放化的平臺能力,不斷做大客戶規模。另一方面也通過“戰略投資+聯合創新+產學研合作”三位一體的模式,與生態伙伴共同探索前沿領域。
信息即資源,資源亦權利,由科技平權帶來的信息透明,正在幫助金融行業優化治理、消弭風險。投行底稿數字化便是這樣的案例,最初只是為了滿足華泰證券自身的合規風控需要,后來與供應商合作開發的產品被推廣到全行業,在華泰證券的示范效應下,形成了行業標準。
如今華泰證券已建成了支撐境內外投行全品種全自研業務平臺“投行云”,通過全流程線上化流轉與管理、專業精益的盡調質量管控、覆蓋“客、項、人”的全周期合規風控等,支撐投行業務穩健、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圍繞技業共創和數據驅動,華泰證券不斷完善全局協同的科技治理體系。數據治理方面,通過多部門協同、多層級共管,設置三級數據治理聯動體系,完善核心領域管理細則,明確數據管理的底層規則,實現多部門、多團隊深度協作,充分挖掘和發揮數據要素價值。同時也注重安全可控,建立完整的運營監控體系,實現整體安全態勢可見可知可控,基礎設施運行敏捷動態保障,業務全景感知一屏全局掌控。
本文原載于7月18日出版的《證券時報》,原標題為《華泰證券:深耕數字金融 打破信息流動壁壘》
責編:王璐璐
校對:呂久彪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755-83514034
郵箱:bwb@stcn.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