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這屆東亞杯女足最后一輪會玩出這么大一個反轉(zhuǎn),韓國隊在主場硬生生從第三名沖到第一,2-0拿下中國臺北,積分、凈勝球、相互戰(zhàn)績都和中日兩隊打平,最后靠多進一個球,時隔二十年捧起冠軍獎杯,這種劇情不說“奇跡都覺得有點不過分,反觀中國女足,又一次和冠軍擦肩而過,20年東亞杯參賽歷史,依然是顆粒無收,多少有點讓人五味雜陳。
說回這屆比賽,賽制很簡單,三強爭霸,中國、日本、韓國你方唱罷我登場,前兩輪踢完,日本和中國同積4分,日本憑凈勝球一腳踩在榜首,中國排第二,韓國2分墊底,看起來冠軍大概率在中日之間直接對話中產(chǎn)生,韓國只能寄希望于別人掉鏈子再自己爆種,誰能想到,最后居然真讓他們等到了機會。
最后一輪中日先打,場面其實沒太多花活,雙方上半場互有攻守,邵子欽、王霜都制造了威脅,但進球就是遲遲不開,到了下半場,球迷心態(tài)都快崩了,中國隊連續(xù)失誤,日本隊補時階段差點絕殺,先是潘紅艷關(guān)鍵出擊,干擾了高橋花的空門吊射,后面吳海燕一腳解圍險些送禮,還好高橋再次打偏,這種“心跳加速級別的場面,誰看了不得捏把汗,最終兩隊互交白卷,0-0收場,算是各自都留下了遺憾,日本錯失提前奪冠的機會,中國隊雖然拿到1分,但想要問鼎必須看別人臉色。
比賽結(jié)束后,主帥米利西奇接受采訪,談到如果守住和韓國的那場球就能奪冠,會不會后悔,教練倒也坦誠,說沒能拿冠軍很失望,希望隊員和全隊能吸取教訓,這種表態(tài)其實很實在,沒整什么“下一個一定行的空頭支票,但你要說球迷心里沒疙瘩,那也不現(xiàn)實,畢竟中國隊已經(jīng)參賽9次,3次亞軍、3次季軍、3次第四,冠軍始終沒緣。
問題來了,韓國隊怎么就成了最后贏家?其實說白了,東道主趁日本和中國互相消耗,自己最后一輪2-0拿下中國臺北,積分追平,三隊對比相互戰(zhàn)績、凈勝球都一樣,最后比進球數(shù),韓國3球最多,直接反超奪冠,說是“壓哨絕殺都不過分,這種規(guī)則下的比拼,說玄學其實也挺玄,誰能想到一球之差就是獎杯和遺憾的分界線。
回頭看中國隊這一路,問題其實挺明顯,防守端壓力大,關(guān)鍵球把握不住,進攻端有威脅但缺乏終結(jié)者,尤其在關(guān)鍵時刻,失誤頻頻,補時階段的兩次險情,就是最直接的寫照,說到底,拼到最后還是差點運氣和硬實力,日本其實也一樣,機會不少,卻總是欠點火候,大家都在“擺爛,最后比誰爛得更少。
有意思的是,韓國女足上一次捧杯,已經(jīng)是2005年,那還是東亞杯第一屆,這中間日本拿過4次,朝鮮也有3次,中國隊卻始終差口氣,這個“魔咒怎么看都讓人難受,尤其每次都能進前三,但總是沖不破最后一道坎,怎么看都像是“差不多先生的命運輪回,球迷吐槽歸吐槽,但換個角度,隊伍確實需要一次徹底的突破和自我重塑,否則遇到關(guān)鍵節(jié)點總是掉鏈子,久而久之,信心和士氣都會被消磨。
當然,也別全盤否定,這屆東亞杯中國女足也有亮點,年輕球員逐漸冒頭,比如邵子欽的突破、王霜的策動都看得出潛力,防線雖然險象環(huán)生,但也有幾次關(guān)鍵攔截和門將的高光時刻,問題在于球隊整體缺乏持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踢得太緊,心態(tài)上容易受影響,到了生死戰(zhàn),誰都想當英雄,結(jié)果往往是“你推我我推你,最后沒人站出來。
說到底,這屆東亞杯給中國女足敲了個警鐘,光靠拼勁和經(jīng)驗還不夠,必須補上細節(jié)和心態(tài)這兩課,否則下次還得在“悲情劇本里周而復始,20年無冠的紀錄擺在這兒,既是壓力也是動力,球隊和球迷都需要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破圈,而不是每年復讀“差點就行了。
韓國隊這次的逆襲,當然有運氣成分,但也說明只要咬到最后一口氣,誰都能成為黑馬,規(guī)則可能讓人吐槽,但競技體育本就沒有絕對的公平,只有抓住機會的那一方才配得上笑到最后,至于中國女足,下一次能不能圓夢,誰也不敢打包票,但只要每次都比上一次更有章法、更有韌勁,總有一天會等來屬于自己的那一場奇跡。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