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7月17日訊(記者 曹中原)為推動河南期貨市場優勢再造,提升國有企業利用期貨和衍生品市場管理風險的意識和能力,鄭州商品交易所近日聯合河南省政府國資委、河南證監局、中國期貨市場監控中心在鄭州舉辦河南國有企業和上市公司風險管理培訓班。
當前,全球經濟形勢復雜多變,大宗商品價格、匯率、利率等波動加劇,企業經營不確定性增加。上市公司作為中國經濟的“排頭兵”,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其風險管理能力不僅關系企業自身發展,而且影響資本市場穩定和投資者信心。
期貨和衍生品業務是企業經營的“緩沖器”和“避風港”。對于企業開展期貨和衍生品業務,河南省政府國資委相關負責人提出,一是要建立健全期貨和衍生品業務管理制度,完善的制度是管好用好期貨和衍生品業務的前提。二是建立專業的人才隊伍。期貨和衍生品業務涉及面廣,對交易流程把控要求高,企業要建立起與之相匹配的專業隊伍。三是借助好的交易平臺。一個好的交易平臺能夠規范企業交易行為、維護企業權益、保障企業利益。
“河南是新中國期貨市場的發源地,但是要成為期貨運用大省依然任重道遠。”河南證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期貨市場經過30余年的發展,品種體系不斷完善,市場規模穩步提升,價格影響力顯著增強,為企業管理風險提供了更多工具選擇。當前,上市公司利用期貨工具管理風險有良好的政策和市場環境,善于運用期貨工具管理風險的上市公司在行業競爭中將更具優勢。
中國期貨市場監控中心相關負責人在培訓班上表示,期貨市場在發揮重要功能的同時,因其杠桿交易、跨市場等特性,也蘊含著風險,強化風險防控始終是期貨市場發展的重要任務。去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促進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指出,做好期貨市場工作,要堅決服從服務于國家戰略部署和大政方針。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金融市場的復雜性、技術性特征日益突出,要充分了解和全面認識期貨市場的總體特征、屬性和功能,這是期貨市場每個參與主體的必修課。
鄭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省委、省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鄭商所積極落實《意見》精神,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025年鄭商所不斷拓展服務深度,為河南產業高質量發展持續貢獻期貨力量。河南同舟棉業、心連心化學、河南糧投等3家河南龍頭企業成為鄭商所服務實體經濟產融基地,河南豫棉、河南能源化工等7家河南企業成為鄭商所產融基地儲備企業。同時,鄭商所還注重發揮河南的期現樞紐優勢。截至目前,鄭商所共在河南11個地級市設置交割服務機構29家,涉及白糖、花生等6種農產品以及尿素、甲醇等5種工業品,通過全國交割網絡融入國內大循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