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
可當勁草遇到了烈火,就只能剩下真灰了。倘若此時再來一陣疾風,連灰,恐怕都得給你揚了。
昨天看到這條熱搜的時候,內心五味雜陳。想寫點什么,卻又不知如何起頭:環衛工用繩子,牽著智力障礙的兒子,在路邊掃街。
大家都知道,最近天天是高溫預警,呼吁人們減少外出。可這樣的勞苦大眾,又要如何減少外出呢。
風吹不動官人袖,汗滴常濕百姓巾。
她必須珍惜她的工作,哪怕工資不多,哪怕高溫酷暑。因為她的繩子后面,還牽著一個人。
這就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很普通,很日常。大家都想避暑,但生活所迫,根本沒有那個機會。即便上了年紀,也不可能指望那兩三百塊錢一個月的養老金來活下去。
你以為舍不得開空調就是極限,實際上,頂著烈日和高溫出門的,不在少數。明知要中暑,卻不得不用自己身體的承受能力,去賭那個“撐住”的可能性。
他們不是不怕熱,是怕比熱更難熬更直接的“斷炊”。
你以為烈日下工作的已經是艱苦,再看看上面那位環衛阿姨。她不僅要接受生理上的痛苦,還要承受心理上的折磨,日日夜夜。
有些人的生活,先苦后甜、先甜后苦,總之是有苦有甜;有些人的生活,從出生便開始享受,直到死亡;還有一些人正好相反,在這個世界永遠承受著苦楚,幾乎沒一刻能算幸福。
這幾天很熱鬧的一件事,各位讀者或許都已聽說:七個孩子五個媽,一雙布鞋人人夸;離岸公司美國家,愛國企業娃哈哈。
一個在泥土中翻瓜倒菜;一個在廳堂里開瓶喝彩。貧富鴻溝,這便是生活與生存的不同,亦是人與人的差距。
這是網友拍下的視頻,三口棲身城角落,寸瓜換得米和鹽。農村的一家三口,去城里賣瓜。路沿上一塊塑料布,就是一家三口晚上的“床”。這么熱的天,別說空調了,風扇都沒有。一歲多的娃,又是蚊蟲,又是燥熱。孩子的媽媽說,“昨天晚上坐在這里都想哭了……”
燈火通明宴正酣,街頭無席是窮寒。
一座城市,兩種溫度。有人酒滿高樓,有人夜宿街邊。
有網友說,博主是為了拍視頻,才找來朋友買光了他們剩余的瓜,是“擺拍”。
可那又如何呢,比起臺上的光鮮亮麗,哪怕他買光西瓜的動機不純,卻依舊是做了一件好事。
如果這是“擺拍”,我只希望這樣的擺拍越來越多,至少它能給底層的老百姓,提供一點幫助。有意義的幫助,而不是“高溫預警,請大家在家里吹吹空調,不要出門”,或者什么“注意避暑,熱射病多么多么可怕、危險”之類。
有時候,哪怕出發點不是善意,結果依然是善舉。相反一些高高在上的指點,永遠不會落到泥地里。
這個世界,本就是不公平的。這一點應是永遠也無法改變了。但一個以人為本的地方,按理說應該去盡一切可能的縮小這種人與人之間不公平的“差距”,而不是任由它繼續擴大,甚至出力幫助它擴大。
環衛工頂著預警的高溫,用繩子牽著智障兒子掃街;瓜農一家三口在酷夏里席地而睡,甚至里面還有一個才1歲多的孩子;可轉頭,另一些人呢?
今天中午12點多,有博主發出的視頻顯示,一些國內的大爺大媽,退休金太多花不完,都跑到莫斯科紅場上踢正步去了。一個個笑的,那叫一個燦爛。
花不完的,滿世界享受生活,每個月卻還有源源不斷的退休金進賬;沒得花的,無論是寒冬臘月,還是盛夏酷暑都在不停的干活,偏偏那收入低到讓人想哭。
此情此景,還真是你在樓上吃雪糕,我在樓下搬磚頭,諷刺的出奇。
可我有一問,那個吃雪糕的人,創造了什么價值?而那個搬磚的人呢。牽著兒子掃馬路的環衛工,給了城市干凈整潔的體面。而那些在莫斯科紅場踢正步的大爺大媽,又帶來了什么?
有人說,大爺大媽以前貢獻過!
別搞笑了,哪個農村的老人,曾經沒有貢獻過?
狡辯毫無意義,事實顯而易見。真正撐起這個社會的,是在酷暑里不敢喊熱、在困頓中不敢喊累的人們。
天光再毒人心苦,汗里仍燃一盞燈。
只不過這盞燈,照不到那些燈紅酒綠的人。因為再多瞥一眼,陽光就要曬干他們的良心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