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蝶
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以下簡稱“百千萬工程”)是廣東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立足新時代,聚焦新使命,廣東省陽江市陽東區如何做好產業文章,讓“百千萬工程”可感可及,讓群眾得到實惠?人民網廣東頻道采訪了陽東區委書記李坤。
廣東省陽江市陽東區委書記李坤。邱定攝
抓好“四大攻堅”推動“四大突破”
人民網廣東頻道:2025年是“百千萬工程”實現“三年初見成效”目標的重要節點,陽東區將如何推動“百千萬工程”取得新成效、邁上新臺階?
李坤:陽東區對做好今年“百千萬工程”各項工作高度重視,認真按照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433”工作安排,結合實際制定行動方案,部署六大方面、188項重點任務,明確38項具體目標指標,舉全區之力抓好“四大攻堅”推動“四大突破”,奮力開創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局面。
一是狠抓產業發展攻堅,推動縣域經濟取得新突破。圍繞構建“1+3+3+X”現代化產業體系,積極創建刀剪產業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加力推進帆石200萬kw和三山島300萬kw海上風電、綠色智算中心、東平國家級漁港經濟區等項目落地建設,加快構建“一港六園一基地”現代化海洋牧場空間布局,大力培育低空經濟、綠色智算、核素醫藥等新興產業,推動新動能積厚成勢、舊動能煥新升級。
開陽高速陽東工業園鳥瞰圖。成伯偉攝
圍繞做優建強產業發展平臺,加快創建國家級經開區,集中力量打造儲能裝備制造產業園等平臺建設,全力實施13個年度投資6.7億元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持續提升園區承載能力。圍繞提升招商引資質效,組建區投資促進中心,建強招商引資、企業籌建、企業服務“三支隊伍”,緊貼陽東優勢產業和新興產業進行產業鏈招商,力爭全年簽約項目30個以上、總投資150億元以上。
二是狠抓鎮村建設攻堅,推動城鄉融合取得新突破。突出抓好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推進建設城區智慧停車等基礎設施,持續做旺城區“四大商圈”,進一步提升東平等9個典型鎮和平地等40條典型村建設,對全區157條行政村分4類開展滾動培育,引領帶動鎮村建設整體提升。深入實施城鄉環境提升行動,探索推進城鄉供排水一體化改革,啟動中部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提升國道G325線陽東段等9條風貌帶品質,加快打造西海岸濱海風光示范區(陽東段),著力塑造彰顯陽東文化特色的鄉村風貌。
三是狠抓深化改革攻堅,推動創新發展取得新突破。打好“縣域經濟發展五大要素保障機制”“鄉村振興發展五化聯動機制”等“5+5”集成式改革組合拳,全力推進國資國企、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等重點改革事項,探索集體留用地過渡性開發,加快組建與社會資本合作的10億元產業投資基金,總結推廣“土地信用中心”等富農強村新模式,打造一批具有陽東特色的改革品牌。
四是狠抓力量凝聚攻堅,推動提升落實取得新突破。健全完善區領導“掛鎮包村”、各鎮各部門齊抓共管、區指揮辦統籌督導、各工作專班聯合落實的責任明晰、閉環管理抓落實工作機制,同時進一步發揮決策咨詢專家智庫等作用,用好“百社聯百村”、央企助力、能源企業與鎮村結對幫扶等平臺,充分調動各方力量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積極探索實現制造業零碳生產的有效路徑
人民網廣東頻道:豐富的海上風能資源為實現制造業零碳生產打下堅實基礎。2024年以來,陽東區在建設廣東(陽江)綠能示范產業園方面,采取哪些創新舉措,取得哪些成效?
李坤:陽東區綠色能源富集、產業基礎優良,目前全區已建成投產、在建和已核準的清潔能源裝機容量約1400萬千瓦,2024年發電量達529.34億千瓦時,年產值超200億元。同時,陽東區海上風電登陸點、陸上集控中心及送出線路規劃條件成熟,未來可承載的新增海上風電裝機規模超千萬千瓦,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清潔能源供應基地。
位于陽東區的中廣核南鵬島海上風電場。成伯偉攝
近年來,陽東區積極利用綠色能源產業優勢,全力推進廣東陽江(陽東區)綠能示范產業園建設,積極探索實現制造業零碳生產的有效路徑。
一是抓好規劃編制。廣東陽江(陽東區)綠能示范產業園位于陽東經濟開發區內,規劃面積約20km2,起步區面積約5km2。目前,產業園已獲省同意試點建設,基本完成規劃方案編制,正在加快推進220kV高壓接入線路及變電站納規申請等工作,力爭盡快實現海上風電直供園區企業。
二是加強招商引資。聚焦有綠電認證認可、產品碳足跡認證、以外貿出口為主的外向型企業等方面開展招商引資,目前已招引新能源裝備制造、低空經濟制造、算力經濟等項目28個,預計將拉動投資超150億元,達產后年總產值超450億元。
三是夯實配套保障。近年來投入24億元完善產業園區配套,推動21.2萬㎡標準廠房及園區內金灣學校、區第二人民醫院等項目先后建成,26萬㎡新建標準廠房、7.91萬㎡冷鏈倉儲、容量5.5萬噸的綠色智慧物流城等項目順利封頂,6.36萬㎡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7.73萬㎡科創孵化基地等項目持續推進建設,園區生產、生活服務配套日益完善。
因地制宜,引進培育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
人民網廣東頻道:日前,陽東區2025年第一批重大項目動工。項目個數、項目領域、投資規模較2024年同期有何不同?陽東區將如何以重大項目建設為契機,為未來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
李坤:今年4月9日,在陽東區舉行的2025年第一批重大項目集中動工活動上,有28個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動工和竣工,總投資約30.5億元。這一批項目是陽東區2025年安排的44個、總投資910.34億元重點建設項目中的部分項目,與2024年同期相比,項目覆蓋領域更加廣闊,技術含量更高、帶動能力更強、發展前景更好,既有五金及餐廚制品、智能家居、高端制造等陽東傳統優勢產業,也涵蓋新型儲能、綠色智算等陽東著力打造的新興產業,在全區范圍內掀起了新一輪項目建設熱潮。
位于陽東經濟開發區的五金刀剪標準廠房。成伯偉攝
接下來,陽東區將以此為契機,立足本地特色資源和產業基礎,持續有選擇地引進培育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概括起來是耕好陸上、海上、空中“三口田”,打好綠能制造、深藍牧場、五金刀剪等綠色、藍色、金色“三張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