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外宣布,將向烏克蘭發放新一輪進攻性武器。這次美國甩手掌柜,由北約成員國分攤軍援費用,美國本土軍火商卻坐享其成。
這門買賣精明得很,錢不是美國政府花,可軍工廠一分錢不少賺。對于特朗普來說,這既幫了北約,也撈了國內選票,表面上皆大歡喜。
歐洲,英國和法國主動湊了大約5萬人準備增援烏克蘭,支持陣營瞬間熱鬧起來。同時,32個國家加入裝備供應的大隊伍,這一波援助風暴聲勢很足。
歐洲各國不像過去光喊口號,這回是真急了。
一旦烏克蘭被壓制,俄羅斯大軍可能直接威脅到東歐腹地,所以歐洲在胳膊肘朝外,不遺余力施壓特朗普,逼他別抽身走人。
俄羅斯自然不甘落后。面對西方不斷加碼的支援,普京也開始四下拉攏盟友。
最近,朝鮮多次與俄方密切接觸,據說已經有三萬兵力集結待命。雖然朝鮮此前只敢在邊境晃悠,但如今的動作已經是明牌了。
朝鮮這邊出兵或許是想要借機獲得經濟援助,順帶沖破國際孤立。不過就算派兵,也很難立馬改變戰局,更多是為后續談判加重籌碼。
烏克蘭經過前階段物資匱乏、幾近崩盤的被動,現在又活泛起來。
他們不僅高調“反制”外部企業,連一直保持距離的中國企業都敢制裁,擺出一副絕不認輸的架勢。
實際上,烏克蘭此舉為的就是給國際社會看:不管怎么打,絕不輕易收手,沒打到底就不會放棄陣地。
美俄都在同一條戰線上攤牌,各種資源和盟友被搬上桌面。
現階段俄軍雖然還握有主動,但如果等到西方援助全數到位,戰局很可能顛倒。普京心知肚明,現在正是搶時間的關鍵。
若不能盡快解決戰事,俄軍拖不過去,經濟壓力也會越來越大。
最讓外界擔憂的是,隨著朝鮮的攪局,這場戰爭極有可能越過代理人沖突的底線,一旦朝鮮和北約國家真的正面對上,局勢失控就在一念之間,甚至都不僅僅限于烏克蘭的邊界線了。
而另一頭的中國始終按兵不動,對俄保持合作但不站隊,一邊喊停火一邊謹防國際局勢外溢。如果美方在烏克蘭陷得越深,未來華盛頓在亞太方向恐怕就無暇他顧。
種種跡象表明,這場戰事正逼近一個節點。誰勝誰負,或許不久就見分曉。現在全球目光都盯著這片土地,誰也不想提早亮底,只能拼誰能撐到最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