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報記者 賈東亮
7月的保定,高溫天氣頻頻出現。作為奮戰在一線的電力工人,國網保定供電公司變電運維中心的90后員工王爽,經常在高溫下奔波于各個變電站。
自2014年入職以來,王爽扎根生產一線,努力鉆研專業技能,從一個職場新人成長為技術骨干,收獲了河北省五一勞動獎章、保定工匠等榮譽。日前,他被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授予2025年度新時代青年先鋒獎。
7月4日,在國網保定供電公司新廠區的王爽創新工作室內,王爽(中)和同事們交流研發心得。 河北日報記者 賈東亮攝
踏踏實實干好每一件事
7月3日清晨5點,王爽與同事驅車趕往220千伏北楊變電站,開始當天的電容器設備檢修倒閘操作。
抵達現場時,施工區域已按規范設置好圍欄,醒目的“注意相鄰設備帶電”警示牌懸掛其上。王爽介紹,這些安全措施都是前一天預先布置到位的,只為確保檢修人員的絕對安全。
“變電運維講究‘三分實施、七分準備’。安全無小事,每一個細節都必須考慮周全。施工前的充分準備,是保障人員安全的基礎。”王爽這樣闡釋他的安全理念。
現場倒閘操作工作結束后,運維班組人員手持紅外測溫儀,對變壓器、斷路器、隔離開關等關鍵設備逐一進行精準測溫,同時細致檢查設備的外觀、運行聲響及附屬裝置狀態,力求及時發現并排除任何異常。整個過程中,王爽都緊盯每個人的操作步驟、動作規范和工作流程,不敢有絲毫懈怠。
“有王爽在現場,大家心里就特別踏實。他做事認真細致,考慮問題特別周全。”一同參與檢修的聶晶說。
這份沉甸甸的信任,源自王爽十年如一日的嚴謹與擔當。任務無論大小,只要交到他手上,必定能保質保量完成。
2020年7月,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在保定試點建設新一代變電集控站,王爽被任命為該集控站監控班班長并負責集控站軟硬件建設工作。從班員到班長,首次肩負如此重任,壓力不言而喻。但他迎難而上,以攻堅克難的決心,把每一件事都踏踏實實做好。
在施工過程中,監控大廳不間斷電源系統接入位置與設計不一致,同事認為基本符合要求,可以交付。但王爽認為必須嚴格按照設計要求施工,不能有半點差異。在他的堅持下,該點位重新施工,整個工程也最終得以高質量完成。
經過數月奮戰,新一代變電集控站項目順利通過驗收。王爽也在這一重大工程中得到了歷練與成長。
“王爽這孩子讓人放心,他干工作特別踏實,吃苦耐勞,無論任務大小,都會全力以赴,做到最好。”王爽剛入職時的師傅張龍說。
如今,作為運維中心計劃技術專責,王爽不僅在一線工作中兢兢業業,更在制度規范建設上持續發力:參與編寫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220千伏及以下電壓等級變電站現場運行通用規程3份,牽頭編制變電站安全措施標準化圖冊等制度標準5項,主持編審變電站運行規程69份……
參加工作以來,王爽扎根變電運維一線,累計執行變電站巡視維護、倒閘操作、應急搶修等核心業務1000余次;簽發變電站工作票2000余張,保持“零問題票”紀錄;發現并消除設備缺陷隱患400余項;參與各類重大保電任務300余站次。他以實際行動,筑牢了設備安全防線,有力保障了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在急難險重任務中勇當先鋒
2023年8月,受超強臺風“杜蘇芮”影響,保定地區遭遇歷史罕見的持續強降雨,一些地方被淹,洪澇災害嚴重威脅著電網安全。
災情就是命令!王爽第一時間趕往受災嚴重的涿州,目標直指承擔著區域供電“大動脈”角色的220千伏豆莊變電站。
8月3日上午,遠程監控顯示,變電站外圍的積水已迅速突破1米警戒線,仍在不斷上漲。“當時,整個變電站就像汪洋中的孤島,僅靠一圈單薄的圍墻和大門口的幾塊防洪擋板支撐,隨時都有被淹沒的危險!”回憶起那一刻,王爽的語氣依然凝重。
沒有絲毫猶豫,王爽和突擊隊員沖進了隨時可能被洪水吞噬的變電站。風雨中,這支由黨員組成的“紅色堤壩”迅速筑起。實時監測水位、尋找滲漏點、沙袋封堵缺口、水泵開足馬力全力抽排、加固圍墻……每一項工作都在與時間賽跑,與洪水角力。汗水、雨水、泥水混在一起,浸透了工裝,模糊了視線,但沒有人停下腳步。
連續奮戰30多個小時,一面高50厘米的堅固防洪沙墻,緊緊環繞在設備區周圍,洪水被牢牢地擋在了變電站外圍。這場驚心動魄的生死競速,王爽和突擊隊員們贏了。他們守住了涿州電網的命脈,為全市抗洪搶險救災保住了至關重要的“電力生命線”。
值得一提的是,涿州正是王爽的故鄉。他的老家王御史莊村,同樣在這場洪災中受損嚴重。而豆莊變電站,距離他的家只有13公里。平時開車不過是十幾分鐘的距離,但在那個分秒必爭的搶險時刻,卻成了王爽心中最遙遠的牽掛。
“當時想不想回家看看?”記者問他。
面對這個問題,這位洪水中的逆行者,眼神中流露出柔軟與愧疚。他說:“肯定想啊!父母年紀大了,家里淹成那樣,怎么可能不擔心?”
“但我是黨員,是突擊隊長,這里的搶險關乎千家萬戶的用電安全,我一步都不能退。”王爽接著說,后來聯系上家里,知道家人都安全轉移了,懸著的心才放下,也能更專心地守在這里。
作為變電運維中心黨員突擊隊隊長,“急難險重”四個字,早已融入王爽工作的日常。他總是主動將最重、最難、最險的擔子攬過來。
2021年保定電網迎峰度夏期間,他主動請纓駐守負荷最重的市區集控站,克服多種困難,確保電力穩定供應。
2022年北京冬奧會保電任務中,他帶隊開發“保電特巡智慧看板”,實現設備狀態實時全息感知,帶領青年骨干圓滿完成保障任務。
截至目前,王爽直接參與并圓滿完成各類急難險重任務超過70項,以自己的專業技能和責任擔當為電網安全運行貢獻著力量。
激發團隊的創新熱情
在全力保障電網安全運行的同時,王爽始終將目光投向電力事業的創新前沿。作為技術能手,他在創新創造的道路上同樣沖鋒在前。
7月4日,記者走進以他名字命名的“王爽創新工作室”。一面展示墻格外醒目,上面陳列著各類榮譽證書和創新成果實物。
無線汛情監控系統、接地線防誤定位裝置、新型圍墻排水防護網、智能驅鳥器、刀閘遠程遙控裝置……這些來自實踐、服務運維的創新成果,不僅證明了團隊成員的創新能力,更給變電站的日常維護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這支創新團隊不僅在小型化、實用性技術創新上碩果累累,更在攻克技術難題上取得了關鍵突破。針對變電設備的特殊風險,他主導研發的“基于多端耦合的變壓器高頻局放絕緣監測平臺”,憑借前沿技術成功解決了主變高頻局部放電監測的難題。這項成果榮獲2023年度全國能源化學地質系統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一等獎。
然而,這項技術的突破并非坦途。在計算主變壓器局部放電定位的關鍵階段,一組采集到的數據與理論值存在明顯偏差。團隊連續攻關一個月,結果仍不理想,項目一度停滯不前。
面對這個“攔路虎”,團隊中有人產生了動搖。但作為工作室負責人,王爽堅信難題必有解法。他帶領團隊成員將問題化整為零,一步一步推導,最終鎖定了一個非常隱蔽的數據錯誤——正是它導致了整個計算結果的系統性偏離。
修正數據后,計算結果達到預期,項目得以按預定計劃順利完成。“基于多端耦合的變壓器高頻局放絕緣監測平臺”依托前沿技術創新,大幅提升了局部放電缺陷的發現率,為變電站安全穩定運行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
“創新路上必然山重水復,但只要堅定信念、勇于探索,終會迎來柳暗花明。”回顧這段歷程,王爽堅定地說。
如何持續激發團隊的創新活力?王爽選擇了“揭榜掛帥”機制。工作室墻上懸掛著八項課題,有的已攻克,有的正攻堅。
“通過‘揭榜掛帥’,能把項目交給真正想干事、能干事的人,為他們快速成長搭建平臺。”王爽說。
變電站二次壓板防誤裝置項目便是典型例證。原本預計需一年研發周期,但在“揭榜掛帥”機制下,找到了合適的攻關人選,僅用6個月便成功完成。
“揭榜掛帥”只是起點。王爽工作室已構建起一整套鼓勵創新的運行機制:項目揭榜后,揭榜人擔任“項目班長”,可靈活組建團隊統籌推進;采用多元評估機制,將技術論文撰寫、成員能力提升、現場應用效果等方面納入考核……
“工作室為青年的成長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只要有想法、敢創新,都會得到鼓勵。”王爽說。
截至目前,王爽創新工作室已成功研發創新成果27項,其中獲得國家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18項。
來源:河北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