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一轉眼趙麗穎已經跟馮紹峰離婚四年多了,想當初,兩人剛在一起時,網絡上一片唱衰之聲——說兩人個性不合,趙麗穎配不上馮紹峰,可是四年過去,兩人的地位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誰配不上誰,還真不好說了。
全球代言
離婚四年多,在7月15號趙麗穎官宣了一個新身份,紀梵希全球彩妝代言人,這個頭銜有點講究,她是這個牌子有史以來第一個中國面孔的全球代言。
這事兒本身就挺厲害,但放在趙麗穎和馮紹峰這對前夫妻身上,就有了點別的味兒,更別說她的巨幅廣告直接掛上了紐約時代廣場,那個被稱為“世界十字路口”的地方。
而這個畫面也讓很多人突然回過神來,四年時間,兩人的境遇對比,已經到了一個讓人不得不重新審視的地步,當年那個被說“高攀”的,如今的商業價值和事業勢頭,已經把前夫甩開了不小的距離。
現在再去看當初“趙麗穎配不上馮紹峰”的說法,就顯得很沒意思了,事實擺在眼前,誰的位置更高,誰更需要努力去“配得上”對方,已經不需要爭論。
從“免死金牌”到“王炸”
趙麗穎手里的底牌是越打越好,但是商業上的成功不是憑空來的,背后是她這幾年在作品上一步一個腳印的積累,很多人都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她的“免死金牌”,這部劇國民度太高,到現在還在各個臺輪播,讓她有了一張可以吃很久的老本。
但她沒想著吃老本,當其他85花還在古偶劇里掙扎時,她已經靠《風吹半夏》里的“許半夏”這個角色,成功敲開了轉型的大門,那個角色很復雜,有野心有手腕,不再是簡單的模板化人物。
她的這一步走得很穩,也很關鍵,它讓市場和觀眾都看到,趙麗穎不止能演古偶,她能駕馭更現實、更有深度的女性角色。
而如果說《風吹半夏》是轉型的投名狀,那張藝謀的《第二十條》就是一張“王炸”,她演的那個聽障母親“郝秀萍”,戲份不多,但沖擊力極強,這個角色讓她拿到了導演張藝謀的親口認證,說她“徹底擺脫了過去的標簽”,在中國導演圈里,張藝謀的這句話分量有多重,大家都清楚。
所以,當紀梵希、浪琴、戴比爾斯這些高奢品牌排著隊找上門時,一點也不奇怪,資本市場看得很明白,她現在不僅有國民度,有流量,更有實打實的作品和主流獎項的潛力,這種持續上升的勢頭,才是品牌最看重的。
馮紹峰的“佛系”困局
回頭看馮紹峰情況就有點不一樣了,他不是沒有作品,但近幾年的項目,像《山河月明》這些,播完之后都沒什么太大的動靜,甚至有些還引來了演技套路化的批評。
其實,他身上一直有種“佛系”的感覺,或者說是一種“貴公子”的松弛感,早些年,這種氣質是加分項,顯得他有風度,不爭不搶,在演藝圈里,這算是一種稀有的姿態。
但市場是殘酷的,尤其是在新人輩出、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下,不進則退是常態,當周圍的人都在拼命往前跑,這種“佛系”就很容易被解讀為不思進取。
并且,觀眾的口味也在變,大家想看的是有突破、有驚喜的表演,當趙麗穎在為角色把自己揉碎了重塑時,馮紹峰給人的感覺,還是停留在比較舒適的表演區域里,這種事業上的平淡,也慢慢反映到了他的商業價值上,之前合作的一些品牌,合約到期后沒有續約,這在圈內算是一個不太樂觀的信號。
不僅如此,他也時常被拍到一些顯得疲憊、發福的照片,這跟趙麗穎每次公開亮相都狀態飽滿、氣場越來越強形成了鮮明對比。
那場婚姻誰對誰錯
現在很多人喜歡把兩人今天的差距歸結于離婚,但實際上,離婚更像是一個催化劑,它加速了兩人本就不同的人生軌跡的分化,根源,可能要追溯到那場從一開始就不被看好的婚姻里。
2018年他們官宣結婚,服務器都崩了,但網絡上的聲音,祝福的少,唱衰的多,大部分人都覺得,這是“草根女星”想嫁入豪門,是趙麗穎“高攀”了。
這種看法很普遍,因為從背景上看,一個是上海紡織巨頭的兒子,一個是河北農村出來的姑娘,身份差異確實很大,趙麗穎的粉絲當時都炸了鍋,很多人直接脫粉,覺得她被“戀愛腦”沖昏了頭。
可事后看來,這段關系里,真正缺乏安全感的,可能并不是趙麗穎,馮紹峰曾在一次采訪里很困惑地問趙麗穎:“你到底是真的喜歡我,還是為了結婚才跟我在一起?”
這句話暴露的信息量很大,一個在外界看來占盡優勢的男人,卻在親密關系里懷疑對方選擇自己的動機,這恰恰說明,他內心深處很清楚,拋開那些家庭光環,他對自己本身的吸引力,并沒有那么自信。
而趙麗穎,她的安全感從來都來自于自己,她是一路拼殺上來的,事業就是她的底氣,她需要的是一個能并肩作戰的伙伴,而不是一個需要她停下來去遷就的“貴公子”,他們的核心訴求,從一開始就不在一個頻道上。
撕掉標簽還是被標簽定義
趙麗穎的整個職業生涯,就是一個不斷撕掉標簽的過程,最早是“圓臉演不了主角”,她用《陸貞傳奇》打了回去,后來是“只會演傻白甜”,她靠《楚喬傳》證明了自己也能演堅毅的角色。
最經典的,是那次迪奧的英文發音事件,她被全網嘲笑“土”,這個標簽跟了她很久,但她什么也沒說,就是埋頭拍戲,用一部部作品說話。
當她成為紀梵希全球代言人,廣告登上時代廣場,那個“土”的標簽,就自己碎掉了,這不是靠公關洗白的,是靠實力和地位硬生生扭轉過來的,當她自己足夠強大時,外在的形象和氣質自然就上來了。
反觀馮紹峰,他似乎正在被一些新的標簽所定義,“佛系”、“中年發福”、“審美降級”,這些詞越來越多地和他關聯在一起,他年輕時積累的“八阿哥”、“貴公子”的濾鏡,正在被時間慢慢磨掉。
當他的作品無法再提供新的記憶點時,大眾就只能從他的私生活和外形狀態里去尋找談資,這對于一個演員來說,并不是一個好現象。
所以,四年前的那場分手,現在看來,根本不是什么“豪門夢碎”的劇本,它更像是一個分岔路口,讓兩個本就不同路的人,徹底走向了各自的方向,一個選擇繼續攀登,去征服更高的山峰,另一個,則選擇在半山腰的亭子里,安逸地看看風景,路是自己選的,結果自然也得自己承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