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A股各主要股指全線上漲,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漲0.37%至3516.83點;深綜指漲1.19%,創業板綜指漲1.42%,科創50指數漲0.80%,北證50指數漲0.86%。全A總成交額為15603億元,較周三的14618億元有所放大。
盤面上,多數個股上漲,航天航空、電子元件、軟件、生物制品、醫療服務、能源金屬等板塊漲幅居前,電信、石油、電力、銀行等防守類個股表現稍弱。
消息面明顯偏暖。據新華社報道,周三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找準關鍵著力點,深入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系統清理制約居民消費的不合理限制,優化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順應居民消費需求增加多元化供給。
我國生產能力早已獨步全球,市場并不擔心生產能力,而是擔憂需求端的承接能力,所以上述國常會釋出的信號就易被市場視為利好。從周四上午部分重要消費類個股來看,大多有明顯的上沖過程,雖然最終漲幅相對有限。
個人覺得,提振消費是系統性工程,打通消費堵點只是多項工作中的一環,此外還有許多環節,較重要的是收入分配領域的改革、財稅體制改革、社保及醫療保險等領域的改革。上述這些工作都很復雜,實施或推進時多半會有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如果上述諸多領域改革能顯著提速,那么消費必能大幅增長。
其他市場方面,隔夜美股小漲;周四港股大致平收,恒指微跌0.08%,恒生科技指數小漲0.56%。匯市方面,美元周三有所回落,周四亞歐交易時段則有所回升,最終漲跌有限。人民幣匯率周三及周四波動較小。
隔夜最新公布的6月美國PPI低于預期,這是美元當天有所回落的重要原因,但該PPI數據的重要性不及此前公布的6月CPI數據。由于CPI數據高于預期,加上特朗普周三稍晚否認了關于“撤換鮑威爾”的市場消息,故美元周三的回落僅持續幾個小時,到周四亞歐交易時段基本又漲了回來。
由本周A股表現看,應該算是相對較好的。本周A股中的銀行等防守型、紅利型個股表現相對平穩,更多的進攻型、成長型個股越走越強,這本身就意味著市場人氣可能已稍稍上升了一些。操作方面,建議投資者繼續持股觀望,等待政策面進一步發力。
近期國內外不少機構調高了A股預期,部分機構也認為A股趨強與此相關。不過,個人對此卻不完全認同。我認為,人氣上升及A股上漲應更多地與“外部關稅等干擾因素大幅減少”相關,也與國內居民儲蓄利率不斷趨低的“累積效應”相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