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月日本又迎來一個訪日高峰。日本政府觀光局剛剛公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6月共有337.8萬名外國游客來到日本,同比增長7.6%,創下歷年六月的最高紀錄。
而整個上半年,累計訪日人數高達2151.8萬人,比去年同期多出370萬人,也是在半年內首次突破2000萬人大關。這樣罕見的速度,讓整個日本旅游行業都為之一振。
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中國大陸游客。六月,中國大陸訪日人數達到79.8萬人,同比增長19.9%,不僅在當月各國中高居榜首,也成為支撐日本旅游市場的絕對主力。韓國緊隨其后,為72.9萬人,同比增長3.8%;臺灣地區58.5萬人,美國34.5萬人,而中國香港則因日本大地震等謠言影響,反而同比減少三成以上。
如果放眼整個上半年的總數,韓國以478萬人次位居第一,中國大陸以471萬人緊隨其后,增幅高達53.5%!可見恢復勢頭強勁。而中國臺灣、中國香港、美國等地區游客也都達到或接近歷史高點。美國更是在六月單月刷新了歷史紀錄,歐美及大洋洲市場的熱度同樣不容小覷。
六月、五月其實還處于暑假前的淡季,本不算旅游旺季。但由于許多國家學校放假,不少家庭和年輕人選擇這段時間“錯峰出行”,反倒帶動了訪日需求。而在東京銀座、上野、京都清水寺等地,絡繹不絕的外國游客已經成為城市街頭的一道風景線。無論是東亞的中國、韓國,還是遠道而來的美國、德國、澳大利亞,到處都是各國語言交織的熱鬧場面。
人去的多,當然花的錢也更多。日本觀光廳公布的最新消費數據顯示,2025年第二季度(4~6月)訪日外國人消費總額達到2.525萬億日元,同比增長18%,創下季度新高。其中,中國大陸游客的貢獻最為突出,消費額高達5160億日元,占到總消費額的20.4%,比美國、中國臺灣、韓國、中國香港等國和地區都要多,簡直是日本旅游經濟的“定海神針”。美國、中國臺灣、韓國、中國香港依次排在其后,分別為3566億、2915億、2312億、1358億日元。
拆開來看,外國游客花得最多的,是住宿,占總支出的38.5%。購物依然是中國游客的強項,占比26.2%;其次是餐飲(21.0%)。有趣的是,與以往“買買買”熱潮相比,如今住宿和娛樂服務類消費比例提升,單純掃貨的游客越來越少,更多人開始在日本體驗生活、享受文化、參加活動。比如英國游客住宿支出最高,意大利人花在餐飲和交通上的錢最多,澳大利亞人則把錢花在各類娛樂和體驗活動上,中國游客依舊在購物領域一騎絕塵。
從人均花費來看,普通訪日游客平均消費23.9萬日元,其中英國游客人均高達44.4萬日元,意大利、德國緊隨其后。中國游客雖然人均花費不算最高,但“人數優勢”讓整體消費額遙遙領先。
日本政府顯然看到了這一波增長背后的深意。在最新的《觀光立國推進基本計劃》中,提出了“可持續旅游”“消費額擴大”“地方引流促進”三大戰略目標,力圖讓游客不僅在東京、大阪等大都市停留,也能走進更多地方小城,帶動各地經濟復蘇。
其實這些數字之外,更值得體會的,是一種跨文化的相遇。每當銀座、上野、京都古街被各種膚色、各種語言的游客填滿,日本傳統與異國文化在細節處悄然碰撞。從地鐵里背著大包小包的中國家庭,到深夜食堂里試圖用日語點餐的歐美背包客,從民宿老板蹩腳的英文到游客對日本禮儀的嘗試,這些場景串聯起今日日本的日常。或許有人還記得,以前中國游客提著“戰利品”滿載而歸的盛況,如今,越來越多的游客把重心放在體驗生活、感受日本文化,帶回去的是故事和美好記憶。
日本旅游的“黃金時代”或許還會持續,但真正讓人難忘的,其實是人與人、文化與文化之間那些微妙的靠近。對每一位踏上日本的游客,以及迎接他們的日本人來說,這樣的相遇,正是當下這個時代最有意義的風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