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是倒霉起來,連數學公式都會聯合起來算你。
比如,中午剛吃完飯,腦子還在打嗝,數學老師就開始用五種語言外加肢體動作,給你講解一道“三位數分解質因數”的題。
講完之后還用懷疑人生的眼神看你:“你懂了嗎?”
你心說:“懂個鬼,我剛從作文分數的噩夢里緩過來。”
就是這樣,中等生的處境像極了被卡在縫紉機里的蚊子,動彈不得還嗡嗡亂叫。不是不努力,是方向錯了;不是智商不夠,是方法抓瞎。
總之,就是——天賦在線,操作離譜。
不是沒潛力,只是被作業、手機、補課和“差不多得了”的心態摁在地上摩擦摩擦,像極了舞王那年在廣場舞里摔了一跤。有人說中等生是“天花板下的天才”,說得好聽;其實更像是“作業堆里的土豆”:
埋得深,挖不出,硬是燜熟了都沒人嘗。
說句不客氣的,初中生提分這事兒,真不是拼爹拼媽拼天賦,而是拼誰先從“教育泥潭”里抽出腿來。
第一、作業不是救命稻草,是拖你下水的藤條
曾經有個學生,天天把作業寫到凌晨十二點,第二天頂著兩只熊貓眼去上學。
他媽覺得他好學,上趕著給老師發紅包;老師覺得他有問題,天天額頭長痘;他覺得自己快修成正果了——結果考試出來,他排第30名,那倆晚上玩王者榮耀的還進前10了。
你說氣人不?
所以說作業,是柄雙刃劍。
寫得太少,基礎不牢;寫得太多,大腦放假。尤其是那些“背書抄寫10遍”“抄答案趕進度”的流水線操作,跟飯后遛狗沒啥區別——熱鬧是有了,收獲沒半點。
更糟糕的是,很多學生根本沒時間整理、總結、預習,整天活在作業的陰影里,好比馬拉松跑完還要跳健身操。
不是作業拖住你,是你沒甩開它。
所以我后來干了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每節課下課都開始打作業“突襲戰”,課間10分鐘,能干掉2道題就是勝利。
哪怕吃不上飯,也得在午休前把英語完型填空撂倒。晚上回家,才敢看自己真正想補的漏洞。
再比如有個同學,每天一開學就大喊“作業不可怕,怕的是堅持不下去”,然后——他真沒堅持下去。
每天放學他先吃碗泡面,再打開手機“充個電”,然后“休息一下”就躺床上刷短視頻,一刷三個小時。
等到晚上10點,他爹推門進來,他趕緊說:“爸我剛寫完數學。”
結果翻一翻,錯別字都能拿去申報省級奇葩字體獎。語文閱讀題答得像是給魯迅寫家書,數學壓根沒動,英語作文全靠玄學。
有一回他爹怒了,把手機砸了,第二天他連物理都聽懂了,回頭沖我說:“兄弟,手機不是電子產品,是學習的電子鐐銬。”
第二、控制手機的能力,就是控制命運的開關
初中生玩手機,就像農民工在KTV:
進去容易,唱出來難。
你本來是想搜個“初中英語常考短語”,一不小心點進了“初中生五年對比照”,然后開始看“初中生跳舞比賽”,最后淪陷在“初中生戀愛記錄”里,學習忘了,青春也丟了。
有個學霸同桌告訴我:“你一拿起手機,世界都變得溫柔了,除了成績。”
因為玩手機,是最容易放棄理智的一刻,你的專注力、意志力、自控力——統統被算法拿去打包賣錢了。
所以手機不是洪水猛獸,但你要知道你是不能打水漂的石頭,碰一下就沉。
如果你實在控制不住,那就別假裝能控制。交給爸媽,至少還能保你一命;設置屏幕使用時間,哪怕形同虛設也能給自己一絲羞恥感。
班上有個男生,平時成績不錯,就是沉迷“短視頻刷題法”。
一天上完數學課,他打開某音:“5分鐘帶你學會因式分解!”他點進去,視頻前30秒是一個男老師在黑板上狂寫,背景音樂是電音remix,接著屏幕一轉——女主播開始跳舞。
他沒忍住,點了個關注。然后是點贊,轉發,評論區留“老師求同款”……5分鐘視頻,他看了40分鐘,最后因式沒分解出來,倒是被電音洗了腦。
考試那天他居然在答卷上寫:“x2+y2+我對你無盡的思念。”
我說兄弟,你這是用抖音學的感性邏輯吧,老師看了都要直接判你“棄療”。
第三、錯題不是噩夢,是你提分的藏寶圖
有種人,試卷一發下來先說:“哎呀,我本來會的,就馬虎了。”然后繼續馬虎到下次考試。
也有種人,錯題寫了三遍還是不會,因為“看答案等于懂了”的幻覺太有欺騙性。
錯題不是洪水猛獸,是你的鏡子。你不照它,它一直在;你認真照一照,它反倒消失了。
把錯題抄下來其實并不難,難的是——你能不能從里頭“翻出祖宗三代的錯因”:看錯題、算錯步、概念混淆、審題不清。
每一道錯題都是你和分數之間最后一塊玻璃,打碎它,成績才能破繭。
我曾經有個戰友,錯題本厚得可以當防身武器,裝訂得像公司年報。每頁都寫得密密麻麻,上面標注著“必須記住”“下次不能錯了”“這題太坑了”“老師有問題”……
有次他錯了一道關于“圓柱體積”的題,我們問他為啥錯了。他說:“我以為這是錐體……”老師聽了之后心如死灰,說:“你干脆把圓柱和你腦子一起拿去削了得了。”
他一咬牙,從那以后,每道錯題都畫一個小哭臉,再配一句話:“你再錯我一次試試?”
半年后,他從班級第28名直接飆到前5,唯一的變化就是——他對錯題比對初戀還認真。
寫在最后:別信天賦,先換把錘子敲醒腦袋。
很多中等生的問題,不是“不會”,是“沒找對方向”;不是“懶”,是“忙錯了重點”。
提分不是堆時間,不是拿命換分,而是動腦筋琢磨:哪些是必須做的,哪些該果斷刪掉;哪段時間最值錢,哪個習慣最致命;哪個補課有用,哪個老師純吹牛。
脫離低級勤奮,擁抱高效磨煉。
就像炒菜得先熱鍋起油,你不能一鍋涼水丟進去指望炒出火鍋底料。
學會合理安排時間,管好手機,專注錯題;哪怕你不是“天生狀元命”,也能穩穩走上提分路。
說到底,初中不是競技場,是個自我雕刻的車間。你是毛坯,也能打磨成精品。
別再說自己“差不多”,差的恰恰就是那“一點點”;別再埋怨老師作業多,自己腦子還沒運轉;別再幻想補課逆天,關鍵時刻靠的是你自己的狠勁。
所以從今天起,把錯題本攤開,把手機藏好,把課間用足。你不需要走捷徑,只需要不走神。
學習這條路,最怕的不是笨,而是擰錯了螺絲還不肯停下來看看哪出問題了。
走好這一步,你會發現:
或許,你不是中等生,只是沒被點亮的潛力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