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特朗普通過經濟、外交上不斷向俄羅斯施壓,試圖結束這場曠日持久的俄烏戰爭。但這場俄烏戰爭發展到現在,已經演變成了烏克蘭的慢性死亡。
為什么這么說呢?俄烏停戰談判從去年下半年就陷入了半停滯狀態,雙方一邊打一邊談。但從宏觀戰局來看,雖然沒有大勝大敗這樣的過山車劇情,但俄羅斯向前推進的步伐并沒有被阻止。俄軍是在去年控制的阿夫迪夫卡,到今年7月已經攻下了烏克蘭的新經濟城,整體戰線向前推動了50公里。戰爭按照這個節奏繼續發展下去,烏克蘭只會一點一點地被俄軍拿下。
更要命的是,烏克蘭一直試圖通過美國提供的軍事援助應對俄軍的正面壓力,同時通過美國和歐洲對俄羅斯的施壓來對抗美國,瓦解俄羅斯的戰時經濟,從而起到從俄羅斯內部打敗俄羅斯的構想。
結果是這一構想不僅沒有實現,反而讓俄羅斯經濟表現得更加亮眼。整個俄羅斯也將這場戰爭視為阻止北約勢力影響俄羅斯的最后防線,結果就是越戰越勇,烏克蘭根本難以招架。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和西方國家已經騎虎難下。
美國繼續援助烏克蘭,自身可能面臨武器彈藥儲備不足的局面。此前五角大樓宣布暫停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就是因為美國向以色列提供了大量武器彈藥,導致美國軍方必須要重新審查美軍武器裝備的庫存。用五角大樓的話來說,這就是在執行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戰略。所以后來特朗普又宣布繼續援助烏克蘭,其本質上還是在執行拜登時代的政策,特朗普上任后,美國沒有推出過任何一項援助烏克蘭的方案。
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實特朗普并沒有推動繼續援助烏克蘭的動力,更不可能加大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只不過是裝裝樣子,演給歐洲和烏克蘭看看,表示美國不會拋棄盟友罷了。
不過這種情況很快將迎來改變。根據韓國情報部門提供的消息,朝鮮超過1200萬枚導彈已經抵達俄羅斯。如果該消息被證實,俄軍極有可能在未來數個月內對烏克蘭發動總攻。
在這一背景下,特朗普政府如果想要保住烏克蘭,其實只有兩個方案,一個是不惜一切代價,啟動美國和北約的戰爭機器,全力生產武器彈藥援助烏克蘭,烏克蘭才有希望抵擋得住俄軍的進攻。俄軍從2024年到2025年,一共向烏克蘭境內發射了570萬發炮彈,朝鮮提供的炮彈數量,已經達到一年半俄軍發射炮彈數量的兩倍。一旦這些炮彈在短時間內發射到烏軍陣地,烏軍防線恐怕將徹底崩潰。
問題是現在的美國和北約的生產能力,能趕上朝鮮向俄羅斯提供的炮彈數量嗎?答案同樣是否定的。北約加上美國每年155炮彈的產量只有130萬發,要生產10年才能追上俄軍從朝鮮獲得的炮彈數量。所以美國和北約也提供不到多少支持,像是F-35這樣的裝備,美國又不可能提供給烏克蘭,最終的結果只能是烏克蘭被慢慢消耗有生力量,從而戰敗。
另一個選項是親自下場,美國和北約出兵烏克蘭,加上大量武器裝備的加持,反推戰線可以說是輕而易舉。但問題在于,俄羅斯作為一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全球最大的核武國家,這么做的結果就是拉著全球一起毀滅。美國是否愿意為了區區一個烏克蘭,帶著全世界一起毀滅?答案同樣是否定的。
事實上,美國高層已經就此作出了回答。美國國防部副部長科爾比就表示,美國已經沒有足夠的力量同時面對來自歐洲、中東和亞太的地緣壓力,美國在這些目標前必須做出抉擇。鑒于美國面臨最大的壓力可能來自烏克蘭,因此放棄烏克蘭將重心放在對付中國,幾乎不需要猶豫。
這其實已經說明了一些關鍵問題,即美國不會為了烏克蘭而戰,烏克蘭也不可能從美國繼續獲得像樣的軍事援助。總而言之,烏克蘭已經完成了美國賦予它的使命,接下來是戰是和對美國來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烏克蘭人民是否會做出最有利于自身的選擇。【戰旗團隊創作,文責自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