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內,華野不適合再打大仗,所有事情等兩個月之后再說……”
沙土集戰役后,雄心勃勃的粟裕正打算繼續殲滅國民黨的主力,卻被毛主席一盆冷水潑在了臉上,讓他激動的心情冷靜了下來。
毛主席為什么不允許他們繼續打大仗了呢?
七月分兵
作為全國的主戰場,華東戰場在整個解放戰爭中具有重要作用。山東戰場的局勢,則決定著整個華東戰場的勝負。
尤其是國民黨發動重點進攻之后,山東戰場就更是重中之重了。由于國民黨改變了戰略,晉冀豫魯解放區在敵人眼里反倒不那么重要了。
這樣一來,給了劉鄧大軍喘息的機會,也給了毛主席實施戰略反擊的機會。劉鄧大軍先是南渡黃河,在魯西南地區給了敵人沉重的打擊,然后又接到了挺進大別山的命令。
劉鄧大軍為了完成挺進大別山的任務,不得不放棄了軍中的大部分輜重。
這樣一來,劉鄧自身的作戰能力就降低了,毛主席決定調華野一部分兵力協助劉鄧大軍。
在毛主席的指揮下,陳士榘、唐亮二人率領第三、第八、第十三個縱隊組成陳唐兵團,策應劉鄧大軍作戰。
葉飛和陶勇則率領一、四兩支縱隊組成葉陶兵團,向魯南挺進。
如此一來,華野主力被分開,內線外線同時作戰。
雖說在戰略上沒什么問題,但真正實施起來的時候就出現了各種困難。首先,就是外線協助劉鄧挺進大別山的部隊。
為了多殲敵人,開辟新戰場,外線部隊展開了積極進攻。
然而國民黨反應迅速,調動重兵對我軍展開了圍攻。尤其是當時處在雨季,道路泥濘,河水上漲,給我軍的行動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面對天時、地利、人和,我軍一個不占,導致部隊的處境非常困難。雖然戰士們英勇作戰,但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而內線這邊,卻因兵力不足遭到巨大的威脅。
當時留在內線的部隊,只剩下了四個縱隊,這是粟裕能調動的全部兵力了。
為了配合外線作戰,內線部隊也要主動出擊。粟裕接到的,是圍殲整編第11師的作戰命令。整編第11師是胡璉的部隊,戰斗力強悍。
這個任務對當時的華野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粟裕毫不猶豫地接受了。
但粟裕沒想到,我軍在分兵的時候,國民黨也對戰局進行了反思。反思之后,他們總結出了一個規律:并進不如重疊,分進不如合進。
所以他們改變了自己的戰術。
驚險的沙土集戰役
國民黨每次行動,都要以三四個整編師重疊交叉的戰法擺成方陣,又在各地戰略要點囤積了大批物資。這樣一來,他們起碼可以固守要地,等待援軍。
胡璉想要找到華野主力消滅掉,甚至不惜以自己為誘餌,吸引粟裕主動出擊。
他提前布置好陣地,修筑了很多工事和碉堡。等粟裕進攻的時候,他靠著強大的防御讓我軍舉步維艱。
而他們的增援部隊實力強大,很快就突破了粟裕設置的阻援陣地。
久攻不下,粟裕只好無奈撤兵,向著膠濟鐵路以北轉移休整。
1947年的7月份,是華野最艱難的日子。為了改變華野的這種情況,軍委要求粟裕去指揮陳唐和葉陶兩大兵團作戰。
粟裕提出可以將六縱調到外線,內線剩下的三個兵團組成東線兵團,外線的六個縱隊組成西線兵團,實現兩線作戰的任務。
至于東線兵團的指揮官,粟裕也已經想好了,就交給許世友,他和陳老總一起去魯西南地區。
軍委同意了他的建議,于是在8月11日的時候,華野機關北渡黃河,正式進入魯西南地區。
在路上的時候,粟裕就在想外線應該怎么打。
當時因為我軍打了好幾場消耗戰,國民黨認為華野已經潰不成軍了。
得知國民黨的這種想法,粟裕決定利用敵人輕敵的心態,在魯西南這里打一個翻身仗。
他安排西線兵團吸引敵人注意力,將敵人引誘到合適的地區,集合三個縱隊的兵力全殲敵人一個整編師。
接到命令后,華野一縱、三縱兩支部隊開始引誘敵人北進。
敵人追我軍追得很緊,就在到了沙土集一帶的時候,粟裕認為反擊的時候已經到了。我軍被追擊的部隊突然急停,轉過身奔著敵人而去。
第三、第八、第六三個縱隊,直接就朝著整編第57師而去了。
在我軍的齊心協力之下,整編第57師被全殲,沙土集戰役我軍大獲全勝。
這次戰役的勝利,大大提升了我軍的士氣。戰士們士氣高漲,恨不得再和敵人打上幾次。
然而,毛主席卻在這次大勝下看到了華野的危機。
不打大仗的原因
沙土集戰役之后,粟裕打算繼續在魯西南打幾個大仗,爭取再全殲敵人一支王牌軍。
于是在9月23日,華野主動發起了曹縣戰役,這次粟裕的目標是自己的老對手胡璉。
兩人曾經數次交手,但胡璉每次都能僥幸逃脫,這次粟裕決心要打掉胡璉。
然而,胡璉對此完全不懼,因為他的周圍遍布國民黨軍隊。他相信,只要自己固守,就一定能等到援軍的。
事實上如胡璉所料,華野還沒有開始圍攻呢,他的援軍就來了。
粟裕察覺到敵人的力量太強,于是只能帶著部隊撤出戰場。
就在他撤出戰場的一個星期內,毛主席就給他發來了電報。
毛主席一共發了兩封電報,第一封是指導如何正確分兵的,但還是同意了華野繼續和敵人打大仗。而在第二封里,毛主席的口風就變了。
不僅嚴格命令了不許華野繼續打大仗,甚至要兵團解散分頭行動。
即便他們遇到了敵人主力,也不能打超過兩個縱隊的戰役。
毛主席之所以下達這樣的命令,并非是不信任粟裕,而是看到了華野的傷亡。雖然說打仗避免不了傷亡,但華野的傷亡著實有點太大了。
只葉陶兵團兩支縱隊,傷亡就超過了2.2萬人。
如此巨大的傷亡,已經傷及到這兩支部隊的根本了。而這兩支部隊,又是粟裕手里的王牌縱隊,遇到硬骨頭都是需要這兩支部隊去啃的。
如此一來,如果不讓這兩支部隊及時休養生息,對華野日后的作戰非常不利。
而且損失巨大的不止這兩支部隊,其他部隊損失也很大。
西線兵團的六個縱隊,其他縱隊基本上傷亡都在四到六千人左右。當時粟裕手中掌握有二十萬部隊,減員人數已經到了四分之一。
這是個什么概念呢?如果國民黨出動三四個整編師,我軍就很難繼續打勝仗了。
所以,華野最需要的不是打大仗,而是休養生息。
毛主席正是察覺到了這一點,才嚴厲制止了粟裕繼續打大仗的行為。
在毛主席的指示下,粟裕大力發展根據地,讓部隊休養生息了一番。之后,華野以無敵之姿再次回到戰場。這次,他們將帶給敵人巨大的震撼。
參考資料
華東野戰軍實現戰略轉折的沙土集戰役,黨史博覽,2023.07.05
全局戰略中的華東野戰軍“七月分兵”,黨史博覽,2024.05.3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