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星二代”,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便是:不就是那些含著金湯匙出生、走捷徑的人生大贏家嗎?
然而,偏偏就有這么一位姑娘,
明明有著耀眼的背景,生活卻一點兒也不“順遂”。
生來就自帶光環(huán),她卻非要自己滿身泥濘地去闖蕩。
她的人生之路,一點兒也不像按劇本走的。
1990年,她出生在杭州的冬天,母親是出演過無數經典角色的茹萍,父親是畫家奚天鷹。
小時候,別的孩子都在學鋼琴、跳芭蕾,她倒好,天天趴在畫板前畫小貓。
那時的家,溫暖得如同童話世界一般。
但在她五歲那年,童話破滅了。
父母離異,母親帶著她搬進了老舊小區(qū),墻上的年畫都已褪色。
茹萍拍戲十分忙碌,常常凌晨才回家。有一次小姑娘發(fā)燒了,母親抱著她往醫(yī)院跑,心里冷得像壓了一塊冰。
命運有時候還挺愛捉弄人。
1997年,母親帶她去劇組,她認識了劉之冰。
這個“陌生叔叔”想成為她的新爸爸,可她怎么也叫不出口。
這并非她不懂事,而是她害怕了。
萬一這個爸爸也離開了怎么辦?
劉之冰并不著急,每天接送她上學,她生病時便整夜守著,眼睛都熬紅了。
人心都是肉長的,小姑娘最終怯生生地喊了一聲“爸”。
后來親生父親來接她,劉之冰說:“你有兩個爸爸疼愛,多好啊。”
就這一句話,她心中的疙瘩瞬間解開了。
你瞧,真正的家人,從來不是依靠血緣關系,而是看誰愿意真心待你、溫暖你。
長大后的奚望,骨子里透著一股倔強。
2010年考中央戲劇學院時,她硬是沒告訴家里人,就怕別人說“星二代走捷徑”。
同學們都只當她是個普通女孩,哪里知道她拍戲能熬到凌晨三點,一個鏡頭能反復打磨十遍。
在出演《特赦1959》里的護士時,她真的去醫(yī)院實習,手上被針扎出了血印。
導演心疼她,她卻笑著說:“沒事兒,演得像才最重要。”
這哪是傻呀?這是她明白:想要讓別人閉嘴,就得比別人更努力。
愛情來了又走,就像一場急雨。
2016年,她遇到了郭曉然,覺得他穩(wěn)重可靠,于是結婚生子,一切都順理成章。
可疫情來臨,生活陷入了困境。
丈夫覺得應該拼事業(yè),而她舍不得讓母親帶孩子太累。爭吵越來越多,連空氣都變得僵硬起來。
2022年,她離了婚,沒有哭鬧,抱著女兒回到了爸媽家。
劉之冰只說了一句:“這兒永遠是你的家。”
那一刻,她明白了,真正的退路并非婚姻,而是有人愿意接納你的狼狽。
如今34歲的奚望,一部戲接著一部戲地拍,在《唐朝詭事錄》里,她的眼神比從前更加沉穩(wěn)。
女兒“小棉花”在外公外婆懷里笑得無憂無慮,當孩子問起爸爸時,她坦然地回答:“爸爸媽媽不在一起了,但都愛你。”
不逃避、不隱瞞,反而讓孩子心里沒有負擔。
有人嘲笑她“單親媽媽很辛苦”,她卻覺得,比起勉強維持的婚姻,不如痛痛快快地做自己。
回首這姑娘的前半生。
父母離異沒有讓她怨天尤人,重組家庭給了她雙倍的愛;婚姻失敗沒有讓她一蹶不振,反而激發(fā)了她骨子里的堅韌。
她就像野地里生長的花,被風吹歪了,抖抖身上的土又挺直了腰桿。
這個時代總是喜歡給“成功”下定義:嫁得好、依靠父母、少經歷苦難……
可奚望偏偏不這樣,她親手把金湯匙熔化,打造成自己前行的拐杖。
所以啊,哪有什么“人生贏家”的標準答案呢?
關于幸福,有些人依靠別人來溫暖自己,而有些人自己就是一團熾熱的火。
奚望最令人欽佩的,不是她從未跌倒過,而是每次跌倒后都能爬起來,還順便拍掉身上的土,昂首向前。
這大概就是真正活明白了吧。
知道風雨無法躲避,那就索性淋個濕透,然后笑著把自己晾干。
如果可以,請進入視頻,點個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