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歐日勒瑪 編輯:歐友圖)在廣袤的和布克賽爾草原上,一支支“江格爾”宣講隊正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將黨的創新理論送到牧區氈房、田間地頭。 近年來,和布克賽爾縣創新打造“江格爾之聲”理論宣講品牌,構建起“隊伍多元化、形式多樣化、陣地立體化”的宣講新格局,讓黨的聲音傳遍賽爾草原每個角落。
打造“草原宣講輕騎兵”,建強宣講主力軍
和布克賽爾縣立足多民族聚居特點,精心培育了一支支特色宣講隊伍。縣級“江格爾”宣講團發揮示范引領作用,8個鄉鎮67支特色宣講隊扎根基層,9支行業部門宣講隊精準發力,18個“宣講之家”成為群眾身邊的宣講站點。400余名基層宣講員中,既有專家學者、黨員干部這樣的“正規軍”,也有“烏蘭牧騎”文藝骨干、百姓名嘴這樣的“輕騎兵”,還有老干部、老黨員、青年學生等“生力軍”。
宣講隊伍的最大特色是“專兼結合、土洋結合”。黨校講師用專業理論解疑釋惑,行業技術人員傳授實用技能,草根宣講員用“苞谷馕”式的語言講述身邊故事。特別是通過“訂單式”培訓,基層宣講員接受了系統培訓,實現了從“要我講”到“我要講”的轉變。
創新"宣講+"模式,讓理論宣講活起來
在巴音傲瓦鄉雙泉社區的牧民定居點,一場別開生面的“馬背宣講”正在進行。宣講員將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編成朗朗上口的快板,配合冬不拉彈唱,引得牧民們陣陣掌聲。這是和布克賽爾縣創新宣講形式的生動縮影。
全縣持續開展“宣講+”系列活動:“宣講+文藝”把理論編成小品、三句半、好來寶;“宣講+競賽”通過宣講大賽發掘優秀人才;“宣講+服務”在走訪入戶中宣講政策。特別是鄉鎮牧場巡回宣講隊,常態化的宣講,讓理論宣講既有溫度又有深度。最受歡迎的是“云宣講”。通過線上平臺,宣講從“面對面”擴展到“屏對屏”,確保了宣講不斷線。和什托洛蓋鎮居民阿麗騰說:“手機上就能聽到黨的好政策,真是太方便”了。
構建“三級陣地網”,打通最后一公里
在查干庫勒鄉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氈房講堂”經常是座無虛席;各支“馬背宣講隊”穿梭于各個牧場;在查和特鄉的田間地頭,“地頭會”開得熱火朝天...這樣的場景在和布克賽爾縣已成常態。
全縣構建起縣鄉村三級宣講陣地網絡,整合87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黨群服務中心等場所資源。創新打造“蒙古包講堂”“村頭板凳會”等特色宣講點,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 聽到黨的聲音。
宣講成效顯著,凝聚奮進力量
截至目前,全縣已開展各類宣講900余場次,3篇宣講稿入選地區優秀匯編。通過“月月有主題、周周有宣講”機制,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基層落地生根。宏達鹽業公司員工阿合特列克參加地區巡回宣講后感慨:“我要把黨的好政策講給更多工友聽”。
如今,“江格爾之聲”已成為和布克賽爾縣理論宣講的靚麗名片。通過不斷創新宣講方式,黨的創新理論如春風化雨,滋潤著草原兒女的心田,為建設和布克賽爾凝聚起強大精神力量。正如一位老支書所說:“宣講隊來了,黨的聲音就到了,我們的心就更亮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