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國際盛會作為談判籌碼?7月7日,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公開表態,敦促中國“加速稀土磁鐵出口流程”,次日,即7月8日,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亦宣布將在8月討論所謂“軍用稀土”議題。
美方這一系列動作似乎在暗指特朗普出席9月3日抗戰勝利閱兵需以稀土出口放行為前提。
然而,美國似乎誤解了關鍵點,中國發出的邀請本質上是基于外交禮節,而廣大中國網民期待特朗普到來,并非出于對其個人的依賴。
是出于一種希望親歷歷史轉折點的強烈愿望,想要親眼目睹這次錯過便難以再現的歷史時刻。為何如此說?
美方的“交易圖謀”
首先,要理解美國這番急切舉動,需先了解其稀土資源儲備的緊張狀況。
五角大樓最新發布的報告明確指出,美軍稀土庫存最多僅能維持三個月使用。
別小看這個問題,F-35戰斗機的引擎、核潛艇的導航系統,這些美軍核心裝備都嚴重依賴中國供應的稀土材料。
更為棘手的是,美國并非缺乏稀土礦藏,而是缺乏加工技術。
此前美國投入4.39億美元啟動“無稀土電機”項目,結果收效甚微,最終以失敗告終。
目前美國稀土進口的80%來自中國,若想重建完整的產業鏈?業內專家估算至少需要15年時間,并投入高達1200億美元的資金,顯然此刻他們已無法等待。
正是這種緊迫感,讓美國誤判了形勢,竟然將莊重的閱兵儀式視作談判籌碼。
貝森特與盧特尼克接連施壓,意圖昭然若揭:若希望特朗普出席9月3日閱兵活動,就必須先解除七類軍用稀土的出口限制。
但他們恐怕沒有意識到,中國發出邀請僅是出于基本的外交禮儀,并非“懇求”其前來。
因此,面對美方近乎無理的施壓,中方的回應既冷靜克制,又立場堅定。
中方的堅定態度
一個“依法審批”的簡短回應,看似輕描淡寫,實則清晰劃定了中方的底線。
在稀土出口問題上,中國始終遵循自身制定的規范,不會因美方幾句施壓就輕易更改。
無論美方如何暗示、如何急切,中國都堅持既定政策,絕不妥協。
不僅如此,中方還實施了一系列精準有力的反制措施。
首先推出“軍民分類”策略,對于民用稀土需求,只要符合相關標準,該放行的照常放行;但若涉及軍工企業,想從中國獲取一克稀土,絕無可能。
此外,中國在稀土監管方面引入了高科技手段,為每一批稀土產品配備了“電子身份證”。
通過數字化監管系統,實現從稀土開采、加工到運輸、出口的全流程追蹤,任何試圖走私的行為幾乎剛有苗頭就會被發現。
在審批流程方面,中國對七種軍用稀土實行“一批一證”的嚴格制度。
這意味著每一批出口的此類關鍵稀土,都必須單獨獲得政府審批,確保完全掌控出口主導權。
中方這一系列舉措,向世界釋放出明確信號:在稀土問題上,原則不容觸碰,規則由中國制定。
而美方試圖將閱兵與利益掛鉤的做法,顯然是誤讀了中方的真實意圖...
閱兵的深層意義
此次9月3日的閱兵,絕非普通的紀念儀式,而是為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的重大歷史節點。
這背后蘊含的是全球格局“東升西降”的歷史趨勢,如此重要的歷史時刻,若錯過,恐怕再難重現。
而且中國官方早已明確表示,邀請各國政要僅出于外交禮儀,應有的禮節不會缺失,但若想將出席與利益交換掛鉤,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退一步講,特朗普是否出席閱兵,對中國整體發展毫無影響。
我們的航母照常出海,稀土產業照常升級,國家的發展節奏不會因某個人的到場與否而發生任何改變。
相信全世界都已看清,中國舉辦閱兵是為了展示捍衛和平的意志,而非將其作為政治交易的舞臺。
那些為反法西斯戰爭獻出生命的英雄,用生命換來的勝利成果,不容任何利益交換的玷污。
若美方仍抱持“不給好處就不捧場”的心態,最終只會讓自己在國際舞臺上愈發孤立。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這場閱兵就是要向世界宣告:和平的維護需要誠意,而非籌碼。誰若看不清這一點,誰就將被時代拋棄。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