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圍繞“四新”主攻“四化”,以“旅游+”多業態融合為抓手,加快形成旅游產業化高質量發展新格局。作為區域旅游產業化的排頭兵,貴陽花溪旅游文化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花溪旅發公司”)聚焦“資源、客源、服務”三大要素,成功培育了一批標桿性融合業態項目,推動花溪旅游產業轉型升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黔陶百莊。
一、聚焦融合化的旅游業態創新實踐
一是積極探索山地旅游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在青黔高片區進行前瞻性布局與深耕,體現國有企業的擔當和引領作用,2018年至今相繼投資數億元,成功打造全市首家4C級營地—擾繞露營基地、云頂暮曙公園、高坡旅游小環線、落霞溝晚霞星宿等核心項目。精準對接自然生態、星空露營等市場需求,帶動片區游客接待量增長超80%、旅游綜合收入增長逾3倍,新增住宿房間近200間、就業崗位超500個。
擾繞露營基地。
貴陽云頂暮曙公園。
九道拐1314打卡點。
二是農旅融合激活鄉村經濟。黔陶百莊項目通過“政府+國企+村集體+農戶”模式,盤活閑置農房6棟,帶動收入120萬余元;石門花海項目發展賞花經濟和旅拍經濟,促進土地流轉和村集體經濟增長;云頂暮曙公園引入“奶龍IP”,22米高的奶龍氣膜成為國內最大奶龍,吸引大量游客打卡。這幾個項目的成功實施,共同促進了鄉村旅游的蓬勃發展。目前,景區長期用工110余人,年均發放村民務工費用約300萬元,帶動沿線星級農家樂24家、民宿20余家,形成“以旅興農、農旅互促”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黔陶百莊。
石門錦繡田園花海。
貴陽云頂暮曙公園巨型奶龍。
三是創新山地體旅新業態。創新策劃并成功運營“高坡山地英雄會”“九倒爬坡”挑戰賽、山地潮玩徒步、溯溪探險、懸崖咖啡、飛拉達、攀巖、洞穴音樂會、瀑降等山地特色體旅活動,吸引年輕客群與專業愛好者,提升全域旅游知名度。
四是傳承紅色文化推進紅旅融合。依托高坡紅色文化,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打造高坡紅色村莊、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兵臨貴陽展示園等項目,推出“紅色研學+非遺體驗+農耕文化”精品線路。2025年,盤活閑置農房打造“紅村酒店”,提供36間客房,承接省委、市委黨校及外培學員現場教學1.6萬余人次,帶動周邊村民增收致富。
青黔高片區通過頂層設計與資源整合,將生態文化優勢轉化為旅游產品,實現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統一,為貴州山地旅游產業化提供了可復制的“融合樣板”。
高坡紅村酒店。
二、城市度假IP與數字賦能的活力引擎
花溪旅發公司以花溪公園為核心,打造“本地人常來、外地人必來”的城市度假目的地,推動文旅消費提質升級。一是“花美溪美”IP強勢崛起。近年來,近年來,在公園精心策劃開展了國風古韻嘉年華、水上巡游演藝、水上市集、跨年音樂會、“我們是五月的花?!?、花溪路邊音樂會、中秋國慶等系列活動超200余場,單日最高入園人次超7萬,年均游客量突破350萬人次,旅游收入達1100萬元,帶動周邊商業繁榮。
水上巡游演藝。
二是數字化賦能文旅新體驗?;ㄏ珗@推進5G智慧化建設,引入西南首家“機遇時空”VR主題項目,打造《風起洛陽》沉浸式體驗,以“科技+文化+旅游”模式增強游客吸引力。2025年“五一”期間,該項目火爆出圈,帶動周邊商圈綜合收入5600余萬元,全年吸引游客超2357萬人次。
機遇時空·全感VR樂園。
三、數據見證飛躍,花溪旅游邁上新臺階
在花溪旅發公司的推動下,花溪區旅游產業實現跨越式增長。2024-2025年,全區年游客接待量突破4000萬人次,同比增長15.98%;旅游總收入超20億元,同比增長20.12%。2025年“五一”黃金周,接待游客192.46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11.94億元,創歷史新高;“端午”小長假期間,花溪區接待游客63.108萬人次,同比增長10.6%,穩居貴陽市旅游發展前三行列。
近三年來,花溪旅發公司累計投入超15億元,打造多個標桿項目,創造數千個就業崗位,為花溪建設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奠定堅實基礎。未來,公司將繼續深化業態創新,推動花溪旅游產業化高質量發展,為貴州文旅品牌升級貢獻更大力量。(圖/文 花溪區委宣傳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