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滿分神盤、頂級設計大師作品、開發商“八年磨一劍”的江景豪宅,剛宣布交房就被業主們給拒收了。
近日,上海浦東新區前灘海德壹號小區業主發出一份《關于前灘32-01地塊項目拒絕收房告知書》(以下簡稱《告知書》),拒絕收房。
海德壹號業主的代理律師、天達共和上海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富貴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開發商交付的房屋實際未達到合同約定層高標準,而且通過變更設計圖紙,導致套內面積增加,少則需要補交幾十萬元房款,多則上百萬元。特別是前期作為賣點的“三角陽臺”,實際上由可供使用的空間變成了裝飾性陽臺。
7月17日,有知情人士通過電話向每經記者予以否認,樓盤在銷售期間,“三角陽臺”就是不可使用的位置,不存在變更設計的情況。房源交付過程中,經過第三方機構對套內面積檢測,采取多退少補方式,有的房源退還近30萬元,有的房源則需要補交房款,“均經過相關部門驗收備案,目前已收房80余戶,后續將推進交房流程”。
7月18日,對于業主們提到的問題,開發商珠免集團(即此前的格力地產)也向每經記者回復:
目前網絡上個別自媒體傳播的有關海德壹號“違規、虛假宣傳、降標違約”等說法并不屬實,項目在設計、施工全過程中均嚴格遵循相關規范,整體建設合法合規。針對部分信息的誤讀,我們正積極與業主溝通、澄清,也對虛假不實報道進行了投訴處理。目前項目交付工作在有序推進中。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誤解,公司當前暫不接受相關采訪。
上海前灘海德壹號標志性的三角陽臺 圖源|每經記者劉頌輝 攝
“三角陽臺”賣點成槽點?
兩年前,家住浦東新區前灘板塊的上海市民鄧力,賣掉家里兩套舊房,參與了海德壹號新盤認購。彼時的上海新房市場火熱,前灘類似的熱門板塊更是一房難求。
海德壹號便是在這種市場背景下入市銷售的,推出了163套建面76~555平方米房源,備案均價12.98萬元/平方米,很快就吸引了639組購房者參與認籌。按照基礎積分60分計算,入圍積分高達100.85分,購房者至少需要繳納215個月社保(約18年)才能入圍。
開發商未設置售樓處,也沒有樣板間,鄧力“盲買”中簽到了一套新房,他和所有中簽者一樣感到幸運。
然而,近期收到交付通知書的業主們發現,實際成品與規劃建設似乎并不一致。
據海德壹號項目官微6月26日公布的信息,海德壹號住宅已取得《住宅交付使用許可證》,符合買賣合同約定的交付條件,業主及時辦理房屋交付手續。務必在房屋交驗前將購房款(含面積補差款,若有)和違約金等各項費用全額結清。
但僅在該通知書發布4天后的6月30日,一份署名“前灘海德壹號小區全體業主”的《告知書》就在社交媒體傳開。鄧力向每經記者表示,這份告知書是業主代表所寫,收集了業主們發現的問題。
拒收房告知書(部分) 受訪者提供
《告知書》顯示,業主投訴內容主要分為虛假宣傳和規劃許可變更兩個方面。《告知書》稱,海德壹號項目私自更改規劃圖紙,交付實際面積和預測面積差異較大,業主們需要補幾十萬元至上百萬元的面積差價。實測的套內層高與開發商預售合同不符,存在違背合同約定的情況。
海德壹號項目曾被格力地產以“全球巨幕下的世界杰作”“大師羅杰斯封藏之作”(全球最昂貴公寓海德公園一號設計師)等廣泛宣傳。根據當初的樓盤宣傳資料,該項目在室外設計了三角形270度景觀陽臺,可一覽黃浦江景,并與之匹配采用了不規則戶型設計。
但這一賣點如今成了業主們的最大槽點。
據另一位業主盧鵬介紹,購房合同明確表明三角陽臺的存在,但實際建設全部改成了三角金屬裝飾,合同附件不利因素告知書與交付現狀嚴重不符。
不過,前述知情人士稱,在銷售過程中,房源戶型圖明確了三角陽臺的鏤空標識,不能算作使用面積,這些都有據可查,接下來將繼續就交房事宜和購房業主溝通和協商。
每經記者獲取的一份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不予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上海海控保聯置業有限公司(即海德壹號項目公司)在2023年7月份發布的一篇項目文章中,建筑效果圖的三角陽臺有完整玻璃圍欄和樓板,而預售合同的實際建筑面積不包括三角陽臺的延伸尖角。
圖源:“海德壹號”微信公眾號
該局認為,上述行為違反了《房地產廣告發布規定》,當事人在案發后立即刪除了涉案文章,主動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后果,初次違法且危害后果輕微并及時改正,決定不予行政處罰。
變相破除限價?
海德壹號入市時有過太多標簽。它位于上海樓市備受關注的前灘“九宮格”板塊,也是彼時區域樓面價最高的“地王”項目。地理位置上,遠眺陸家嘴天際線,與徐匯濱江隔江相望,格力地產在2014年入滬時拿地,但直到2023年才開盤。
富貴律師向每經記者表示,購房業主合同約定套內層高是3.6米,而最后實際測量發現只有3.1米。而且,由于開發商中途變更設計規劃,業主實際測量面積超過了合同約定面積,有的增加套內面積,有的增加公攤面積,有些業主甚至套內面積減少而公攤面積增加,導致收房的同時還需補交數十萬元房款。
“開發商通過多種手段增加面積,在實際交房時增加房款,夸張點說,其實是通過這種方式變相破除了限價措施。”富貴律師一針見血地指出。
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認為,近年來,上海熱門紅盤交房投訴案例增多,本質原因是購房者的心理預期與實際交付效果、房價水平存在落差。對于開發商存在的違約問題,購房者應該提供有理有據的憑證,保留好購房時的合同資料,通過合法途徑反映訴求。
對于開發商,盧文曦表示,應該誠信經營,不能夸大宣傳,踩銷售紅線。
前述知情人士也向每經記者表示,開發商原則上同意不滿交付結果的購房業主辦退房手續,不過目前未有業主提出退房申請。
(應受訪者要求,鄧力、盧鵬為化名)
記者|劉頌輝
編輯|程鵬 陳夢妤 杜波
校對|趙慶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劉頌輝 攝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