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楊璐
編者按:為集中展現山東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高質量發展工作成效,講好人大故事,近日,山東省人大常委會組織中央駐魯和省直有關新聞媒體,赴威海、煙臺、濱州等地開展集中采訪活動。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推出“人大履職創新”專題報道,挖掘和展現山東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創新和探索。
“以前岸邊是一片荒草,現在修了步道,變成了生態公園。”厚德宜居小區居民程立華站在河岸邊的涼亭里說,“這是咱人大代表票決的民生實事,沒想到真能變成現實!”
“疏通修復城區水網”是陽信縣2024年度人大代表票決政府民生實事項目。將政府民生實事項目的決定權交給人大代表,陽信是山東省內實施人大代表票決政府民生實事最早的縣。自2017年啟動試點、2018年正式實施以來,7年時間陽信累計投入32.5億元,落地實施69件縣政府民生實事,完成了諸如濱陽大道貫通、打通城區“斷頭路”、開通免費公交、提升辦學水平、改善群眾就醫、生產生活用水、環城水系建設等一大批民心工程。
開門納諫,是陽信民生實事票決制的第一環。每年9月起,陽信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副主任帶隊分赴10個鄉鎮(街道),召開代表懇談會、入戶走訪、線上征集,把“話筒”交給群眾。在項目票決階段,按照代表投票意愿,從高到低依序確定,票決結果當場宣布并向社會公開,充分尊重代表權利,認真做到“在群眾中議”。2025年2月9日,在陽信縣第十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經過縣人大代表投票票決,縣政府2025年十件民生實事出爐。
步入陽信二中學生餐廳,只見工作人員正緊鑼密鼓地進行餐前準備工作,潔凈敞亮的操作間內,一道道精心烹制的菜品被送到窗口。中午就餐時間一到,學生們涌入食堂,在打菜窗口前排隊,挑選心儀的菜品。
“新餐廳去年9月1日投用,明廚亮灶、食材統一采購,可同時容納3500人就餐。”陽信二中校長魏丙利介紹說,餐廳始建于1997年,主體老化,安全隱患突出,人大代表在走訪調研時,家長反映強烈,“新建二中餐廳”連續兩年被人大代表票決為縣政府十件民生實事項目之一。
票決只是開始,監督才是關鍵。“我們的監督是‘人到組、組領事’‘包干到戶’式監督,‘一組一項目、一季一活動、半年一報告、一年一評價’。”陽信縣人大常委會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陽信縣人大常委會創新開展“四個一”全程跟蹤監督模式,全力助推民生實事盡快落地落實。針對每個民生實事項目,陽信縣人大常委會建立一個專項監督小組,每個季度至少開展一次監督活動,針對項目出現問題現場提出意見和建議,督促縣政府進一步合力規劃,科學施工。每年的年中和年末陽信縣人大常委會會議上聽取審議陽信縣政府關于民生實事進展情況的報告,組織部分陽信縣人大代表集中審議,開展滿意度測評。
“根據新時代人大工作需要,重新修訂滿意度測評實施辦法,由‘滿意率>50%為滿意’修改為‘滿意率≥90%為滿意’,大大增強了監督剛性。”上述負責人介紹。
近年來,濱州市人大常委會積極推進人大代表票決民生實事,努力把“百姓盼的”與“政府干的”融合起來,助推政府的工作做到百姓心坎上。在試點成熟后,濱州市人大常委會協調全市縣、鄉兩級人大,分別按照統一時間節點推進實施,率先實現縣、鄉兩級民生實事代表票決全覆蓋,“票決制”逐步成為濱州市基層人大工作的“標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