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有個名叫熊麗的女子,因容貌出眾,55 歲卻從未步入職場。
童年時,她被父母視若掌上明珠,成年后,又先后由三任丈夫供養。三次婚姻三次離散,如今竟仍由 95 歲高齡的母親用退休金維系生活。
當她的照片流傳開來,網友們議論紛紛:究竟有多美,才得以被如此嬌寵?
自幼備受寵愛的 “金枝玉葉”
1967 年,湖南一戶普通人家中,40 多歲的夫妻迎來了他們最小的孩子——一個女兒。
年過半百得女的父母將她視若珍寶,兩個姐姐和三個哥哥也對她寵愛有加。
這個女孩就是熊麗,從小便眉目清秀,鄰居常夸她 “模樣標致”。
父母聽了滿心歡喜,特意為她取名 “麗”,期盼她憑借這張臉獲得美好未來。
在家中,熊麗的生活比真正的公主還要愜意。
桌上只要出現糖果,哥哥姐姐剛伸手,母親總會搶先拿過來遞給她;打掃衛生有姐姐爭著做,挑水有哥哥搶在前頭,甚至連起床穿衣、疊被子這樣的小事,都是母親親自代勞。
鄰居常打趣地說:“小麗這么漂亮,將來一定能嫁入豪門。”
母親在一旁總是接話:“那是當然,我家麗麗靠這張臉,就能過上好日子。”
聽得多了,熊麗對著鏡子端詳自己時,愈發堅信這張臉就是 “金飯碗”,無需學習技能、無需勞作,照樣能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
上學后,她的心思全放在發型與衣著上,對課本內容毫無興趣。
老師上門反映情況,母親卻拉著老師的手說:“女孩子成績差點沒關系,長得漂亮最重要。”
沒過多久,熊麗提出不想繼續讀書了,令人驚訝的是,全家竟無人反對。
從此她便輟學在家,直到 18 歲那年,父親因病去世。
母親擔心女兒受苦,對她更是寵愛有加,家中大部分開銷都花在為熊麗購置新衣與首飾上。
看著鏡中越發美麗的自己,熊麗更加篤信:美貌就是最好的資本。
三段婚姻中的 “享樂者”
19 歲的熊麗身材窈窕,皮膚白皙,一雙靈動的大眼睛令人著迷。
經人介紹,她結識了一位做工程的王老板。
王老板四十出頭,事業有成,第一次見面便被熊麗吸引,送金鐲子、買名牌包,追求攻勢猛烈。
熊麗見王老板出手闊綽,又聽他說 “嫁過來什么都不用干,我養你”,心中滿是歡喜。
兩個月后,她風光出嫁,成為眾人羨慕的王太太。
婚后生活正如王老板承諾的那樣:家中雇有保姆負責料理家務,熊麗每天睡到中午,下午常與朋友逛街或去美容院護理,晚上還經常出入舞廳至深夜。
王老板忙于工地與生意,有時疲憊至極回家,想喝口熱湯,熊麗卻躺在沙發上敷著面膜,頭也不抬地說:“讓保姆去弄。”
一次王老板感冒發燒,請求熊麗幫忙倒杯熱水,她不耐煩地回應:“你自己不會倒啊?我剛做的指甲,碰水就花了。” 這番話徹底讓王老板心灰意冷。
時間久了,王老板看著整日只知享樂的妻子,越看越覺得陌生。
五年后,兩人矛盾激化,最終分道揚鑣。
離婚時,熊麗獲得了 14 萬元,在上世紀末,這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但她不懂理財,買貂皮大衣、換金項鏈,不到一年便揮霍一空,連基本生活都成了問題。
此時有人為她介紹了一位經營雜貨鋪的老李。
雖然老李不如王老板富裕,但生活穩定,見熊麗容貌出眾,認為娶個漂亮的妻子也不錯。
熊麗幾乎沒有猶豫便答應了婚事,婚后依舊不參與家務,每天打扮得光鮮亮麗外出打牌,店鋪事務從不過問。
老李起初覺得 “妻子漂亮,寵著點也無妨”,但日子久了,看著別家媳婦都幫忙看店、記賬,再看看自己家這位不聞不問的太太,心中愈發不滿。
一次老李進貨累得直不起腰,請求熊麗幫忙整理貨物,她卻說:“我這身新衣要是弄臟了怎么辦?” 老李氣得摔了杯子。
不到三年,這段婚姻也走到了盡頭。
三十多歲的熊麗眼角已現細紋,再想找有錢人已非易事。
經鄰居牽線,她認識了在工廠工作的老張。老張為人老實,每月工資準時上交,對熊麗也算體貼。
可熊麗依舊我行我素:老張下班回家要做飯,她在一旁看電視;老張勸她節省開支,她便哭鬧著說 “你是不是嫌棄我老了?”
更讓老張頭疼的是,他的工資根本無法滿足熊麗買化妝品、買衣服的開銷,兩人爭吵不斷。
“我真是瞎了眼,娶你這么個只會花錢的祖宗!” 當老張吼出這句話時,熊麗明白,這段婚姻也走到了盡頭。
三段婚姻,三度離散,熊麗手中未存下分文,曾經引以為傲的美貌也在歲月中悄然褪色,她不得不重返成長的老家。
成為年邁母親的 “依賴者”
回到母親身邊時,熊麗已年過四十。
90 歲的母親身體尚算硬朗,見女兒歸來,未加責備,反而將主臥讓給她住,自己則睡在客廳的小床上。
母親每月有兩千多元的退休金,卻遠遠不夠熊麗買一套護膚品。
她常常向母親要錢,母親不忍女兒受苦,常常自己吃饅頭配咸菜,省下的錢都給了熊麗。
哥哥姐姐來看望母親,見熊麗整天在家玩手機,不做飯、不洗碗,還要母親伺候,心中多有不滿。
沒過幾年,老房子面臨拆遷,補償了一套新房和三十多萬元現金。
母親當著眾子女的面,將新居過戶給了熊麗,還分給她二十萬元,僅給三個哥哥和兩個姐姐每人兩萬元。
“媽,您這也太偏心了!” 二姐含淚說道。母親卻護著熊麗:“她一個人不容易,你們都有家了,讓著點妹妹怎么了?”
此事之后,兄姐們來往漸少,家中氣氛也冷清了許多。
熊麗拿著二十萬元,再次揮霍無度,不到一年便所剩無幾。
她依舊每日打扮光鮮出門,卻沒人知道,她連買菜的錢都得伸手向老母親要。
某日清晨,母親外出買菜,過馬路時不慎被電動車撞倒,腿部骨折。
醫生建議立即手術,否則可能影響行走,手術費用需八千元。
熊麗翻遍家中,只找到三百多元。
無奈之下,她只能打電話求助大哥:“哥,媽住院了,趕緊送點錢來。”
電話那頭沉默片刻,傳來大哥冷淡的聲音:“這些年媽偏心你,錢都花在你身上了,憑什么讓我們出?你自己想辦法。”
電話掛斷那一刻,熊麗癱坐在醫院地上,第一次感受到孤立無援的滋味。
被迫成長的 “普通人”
大哥嘴上強硬,終究放心不下年邁的母親。
他與兄姐們商議后趕到醫院,卻對熊麗提出條件:“若想我們出錢給媽治病,你必須做到兩點:要么出去找工作,自食其力;要么在家照顧媽,洗衣做飯都得干。選一個,否則我們轉身就走。”
看著病床上痛苦呻吟的母親,熊麗咬牙點頭:“我選第一個,我去找工作。”
母親的手術很成功,住院半個月。
這期間,熊麗第一次為母親擦身、喂飯,第一次去菜場討價還價,第一次嘗試使用洗衣機。
出院后,她開始求職。無學歷、無技能,又放不下面子,找了半個多月才在一家超市當上收銀員。
每天站立八小時,算錯賬要自掏腰包,遇到難纏顧客還得忍氣吞聲,第一個月領到三千元工資時,她偷偷落淚。
她終于明白,靠他人不如靠自己。父母的溺愛如同溫水煮青蛙,讓她喪失了獨立能力;幾任丈夫的包容則如泡沫,看似美好,實則脆弱。
唯有自己掙來的錢,花著才安心;唯有自己付出的努力,才能帶來真正的安穩。
信息來源:
湖南52歲三婚女子啃老24年,沒上過一天班,94歲母親幫她洗衣做飯 - 渭南政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