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天,王毅外長去參加東盟外長會,可真是收獲滿滿。為了這次會議他48小時連軸轉不停歇,取得的功績最終遠遠超出我們的預期。
而美方那邊也派人參加了這次會議。隨著中美關稅博弈不斷升級,美國對華在關稅問題上實施了圍堵,外交博弈戰場這次轉移到了東南亞。
面對美國如此緊逼的態度,讓人無法不懷疑,這是在給中國“下戰書”。
然而,令特朗普政府始料未及的是,這封 “戰書” 在中國面前,不過是蚍蜉撼樹,中國不僅輕松接招,還憑借一系列精妙策略,成功化被動為主動。
那么中國對于美國的圍堵,做出了什么應對策略呢?在這次東盟會議上,王毅外長都辦了哪些漂亮事兒,給國家和地區合作帶來哪些好處呢 ?
三大功績
東盟會議剛結束,王毅外長就馬不停蹄地接受了國內媒體的采訪,分享會議上那些實實在在、對國家和地區合作意義重大的成果。對于此次會議取得的一些成果,王毅外長顯然也是非常滿意的。
首先,第一個成果就是打破了經濟圍堵,推動中國和東盟把自貿區3.0版的事情談成了,并且定好了簽字時間,就在今年10月份。
如果要在經濟上反制美國,打造亞太地區最高標準的自貿網絡是非常緊迫且重要的。
如今,自貿區3.0不再局限于傳統的貿易領域,而是延伸到了一些新興領域,比如人工智能、數字轉型等等。
到時自貿區3.0一推動,我們發展的障礙會少很多,企業合作起來也更加順利。區域經濟在全球產業鏈里腰桿硬了,美國的關稅大棒對我們的影響就會減少很多。
而且我們與東盟的產業鏈也會綁得更緊,配合度會更高。比如中國造高端芯片,東盟就搞電子零件和組裝,這么一合作,就形成了一條又完整又結實的產業鏈。
這樣,即使面臨美國關稅大棒,也能通過內部的調整,保障產業穩定的運行。
對此,東盟很多國家都說,這成果就像 “亂世界里的定海神針”。這不僅是給王毅外長的外交努力點了個大大的贊,也是對美國關稅大棒的有力回應。
除此之外,對于比較敏感的南海問題,雙方也進行了討論。中方倡導“和平、合作、友好”的南海新框架,這個理念也得到了東盟9個國家的支持。
而且中方還提議,讓合作共贏取代以前的對抗沖突,讓南海地區安安穩穩向前發展。
至于最后一項成果,就是強化了彼此之間的安全信任。
東南亞地區的各國一直擔心核威脅,我們率先承諾,絕不在那放置核武器。
相比之下,美國卻拖延簽署,已經拖了將近30年了。
中國的無核承諾像是給周邊國家吃下了“定心丸”,增強了他們對中國的信任,這有利于構建和平穩定的地區安全環境。
總的來說,這次王毅外長連軸轉的行程取得了遠超預期的效果。
接受美國的“戰書”
其實在這次東盟外長會議召開之前,美國才剛對柬埔寨、老撾、越南等東盟國家加征過關稅。
說白了,這招其實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核心就是想通過打壓東盟,來向中國施壓,使中國在貿易談判中讓步。
美國想通過經濟脅迫來撬動中國的談判立場,所以專門將目光放在那些 “中國依賴度高的國家”身上。
比如,先對柬埔寨的光伏產品征收 3521% 的天價關稅,然后說“疏華則免罰”,挑撥中國和東盟的關系。這一招還真讓部分東盟政客動搖了。
鑒于此,美國的種種舉動,實在是讓人無法不懷疑,這是在向中國“下戰書”。
面對美國的這一系列操作,中國坦然接受了這份“戰書”。
并且中國也有自己的應對方法,核心就是用區域一體化破解孤立戰略。
之前說的加快中國和東盟自貿區升級,就是頭一招。這次3.0的談判,讓90% 的商品實現了零關稅,有力地對沖了美國的關稅壁壘。
其次就是降低對美國的依賴。這不是排斥美國,主要是想多找些合作伙伴,這樣區域經濟發展就能更自主。
最后,我們在推動區域合作與拓展國際伙伴關系上打出了一套漂亮的 “組合拳”。
王毅外長在吉隆坡48小時內會見了9國的外長,除了與東盟外長見面外,還和日韓外長進行了會面。主要是想推動中日韓自貿談判重啟。
不僅如此,還將加拿大、巴西拉入合作框架。最終這些行動都產生了立竿見影的效果。這些國家都表露出想和中國合作的意向。
這些成果不僅拓展了中國的“朋友圈”,更在全球產業鏈重組中搶占了先機,用實際行動證明:多極合作的力量正在瓦解單邊霸權的圍堵。
最后的選擇
美國原本想通過貿易摩擦、技術封鎖等手段向中國發出 “挑戰書”,試圖遏制中國發展,鞏固自己在國際治理中的主導地位。
但沒想到,這番布局反而成了中國拓展國際治理話語權的跳板,這確實是 “最意想不到的方式”。
美國可能都沒料到,好多國家都跟中國站一邊,反對這場貿易霸權主義。當然在之后,相信會有更多的國家站在中國的身邊與中國合作。
美國要想清楚,在 20 世紀,關稅作為一種貿易保護工具,或許能在短期內為自己國家的產業筑起一道屏障,因為當時國家之間的經濟來往相對有限。
但到了如今,全球經濟就像一張織得緊緊的大網,各國企業都在這網上互相靠著,誰也離不了誰。而美國揮舞關稅這把 “舊匕首”,試圖刺傷貿易伙伴,結果往往是先傷到自己。
美國的選擇,不僅關系到自身的經濟發展前景,也將對全球貿易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是仍固守過時的關稅政策,在“割傷自己”的同時,還阻礙著全球經濟的發展?還是放下執念,與各國一起成為新規則的締造者,在合作中實現共同繁榮?答案其實早已清晰可見。
信源: 中國--東盟外長會在吉隆坡舉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王毅在結束出席東亞合作年度系列外長會后接受中國媒體采訪 中國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