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在樂清老家的院子里坐著,手中拿著一根金鏈子,心里滿是疑惑。
上周用三個月的工資購買的所謂“足金”,用打火機一燒,金鏈子扣頭背面竟然散發出一股塑料燒焦的味道。
換做任何人,這無疑是一件令人煩惱的事。
回想起來,我在電器廠擰螺絲20年,向來“眼到心到”,怎么會在金鏈子上看走眼?
這難道不是被“廠家直銷,比金價低兩成”的宣傳語所吸引嗎?
那天經過村口的金店,玻璃柜里的金鏈子閃閃發光,老板拍著胸脯保證“純金保真”,我一沖動就付款了。
回家后越看越覺得不對勁——老婆戴了五年的金鐲子摸起來滑滑的,而這根鏈子為何如此沉重?
一、老周的土方法,打火機燒金鏈,3秒辨真假
后來還是車間里的老周提醒我:“老楊,真金不怕火煉,你為何不用打火機試試?”
我一聽頓時慌了——這可是貴重物品啊!但好奇心驅使我還是在院子里點燃了打火機。
用打火機檢驗金鏈子的方法其實并不復雜。
我坐在水泥地上,面前放了一個搪瓷盆(以防火星濺到花壇),用打火機靠近鏈子扣頭背面燒了3秒鐘,金鏈子扣頭散發出一股燒焦的味道。
真金,燒完后依然保持著那“金燦燦”的光澤,用紙一擦,黑灰就去掉了,就像新的一樣;
如果是鍍金或塑料,肯定會冒黑煙,靠近還能聞到燒塑料袋的味道;
如果是銅摻雜,燒著燒著顏色會變白,就像烤糊的姜一樣。
不過,這種方法需要掌握技巧。
我那根鏈子比較粗,燒完后沒事;如果是細鏈子,火苗貼久了焊點可能會松動。
我鄰居老張頭就吃過虧,燒了半天發現鏈子斷成兩截,找老板理論時,人家已經跑了。
還有帶寶石的,想都別想!
上次看到隔壁王嬸燒了一個鑲水鉆的“金墜子”,水鉆“啪”一下飛出去了,她心疼得直抹眼淚。
二、逛金店時,我現在還學會這些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看金飾時眼睛要尖一些。
我現在買菜路過金店都會習慣性地多看兩眼:真金的光澤是“暖”的,就像曬過的金子,不會刺眼;
假金則非常閃亮,就像剛刷過清漆的鐵皮,讓人眼睛疼痛。
敲擊聲音也不同——用鑰匙輕輕敲擊真金,“噗通”一聲悶響,有分量;假金則很脆,“叮鈴鈴”的聲音像敲打易拉罐。
最簡單的方法是看鋼印,正規金飾內側都刻有“AU999”或“足金999”,就像我們廠里機器打的質檢碼一樣,如果沒有這個,就趕緊離開!
三、800塊"999金鏈子"的坑,貪便宜終吃大虧
買金飾時,貪小便宜必定會吃大虧。
我買假鏈子就是貪便宜,想著“反正戴著玩”,結果差點砸手里。
現在想想,正規金店貴點又何妨?有發票、鑒定證書,戴著心里才踏實。
我們廠采購部老陳說過:“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边@句話在金飾上也適用。
上個月老王在直播間搶了一條“999金鏈子”,才800塊,結果拿到鑒定所一驗,竟然是銅的!
找平臺退貨時,人家早就把店名改了。
四、妻子戴了五年金鐲子,依舊光亮如新
呵護金飾就像養育孩子一樣需要用心。
我妻子佩戴的那只鐲子,盡管已經戴了五年,依然光亮如新,全因為她懂得:洗澡時不要佩戴(汗水黏稠,金飾容易變暗),干完活后要取下(避免與鑰匙串、硬幣等硬物接觸,以免刮出痕跡)
清洗時,使用溫水加入少許肥皂,用軟毛牙刷輕輕擦拭,就像擦拭機器零件一樣,動作要輕柔。
而我那根假鏈子現在已被我收進了抽屜,偶爾拿出來看看,反而成了警示我的“反面教材”,
提醒我,購物時不能只圖便宜,要更加謹慎。
五、買黃金首飾時,燒一燒,看一看,更安心
今天我寫下這些,并非為了說教,而是想和大家聊聊:我們普通人賺錢不易,購買貴重物品時更要“留一手”。
真正的金子不怕火燒,就怕你不敢檢驗——下次遇到“低價金鏈子”時,先拿出打火機燒燒鏈子頭,黑灰一擦,心里自然就有數了。
(對了,昨天我和妻子去了老字號金店,挑選了一條真金鏈子。她戴著轉圈圈,說“這次放心了”——嗯,這筆錢花得值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