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春,臨津江邊打響一場硬仗,中國志愿軍對上英軍最精銳的“皇家雙徽營”。這支部隊,號稱英王欽點的王牌,百五十年建營史,裝備火炮42門,還有坦克、迫擊炮、騎兵連加持,平時橫著走。
這次,他們被困在朝鮮的雪馬里,本想突圍,結果卻被志愿軍幾天之內包了餃子、吃了干凈。消息傳到莫斯科,斯大林瞪著戰報,愣是說了仨字:不可能。可這事,真發生了,而且打得毫無懸念。今天,就把這場堪稱“碾壓級”的戰役細細擺上來。
格羅斯特營150年老底子,全壓在雪馬里
1951年4月22日黃昏,朝鮮臨津江北岸,河水不深卻冰冷,敵軍早就布滿暗哨、炮火、鐵絲網。江南岸,山勢陡峭,山頭林立,守軍在制高點筑起暗堡。英軍第29旅的防線,把這一線高地堵得嚴絲合縫。
23日凌晨,第63軍第187師先頭部隊趁夜隱蔽接近敵陣,悄無聲息地強渡臨津江。560團與561團接連突破多個火力點,強攻英軍陣地,不到一天,就將縱深陣地的紺岳山攻下,切斷了敵軍聯系。
此時被包圍的,是英國遠征軍中最拿得出手的“皇家陸軍雙徽營”,也叫格羅斯特營。該營曾因1801年在埃及突出重圍,被英王授予“兩枚帽徽”榮譽,建營已超150年,地位等同王牌師團。
格羅斯特營不僅有步兵,還配有炮兵、騎兵、坦克連與迫擊炮排,裝備火炮42門,機械化火力在“聯合國軍”中數一數二。從兵員到火力,這是一支標準的鋼鐵營。
此營駐守的雪馬里,是敵軍臨津江防線的南段核心點。地形北低南高,防御視野開闊,西北可控退路,背靠沙器幕,設有重炮掩體。英軍自信,哪怕正面丟了紺岳山,也能穩守雪馬里。可他們低估了中國人民志愿軍第560團的突擊強度。
560團接令后,在紺岳山展開迂回包抄,從東北打穿英軍防線,壓向雪馬里外圍235高地,形成圍點打援之勢。同一時間,第1營從雪馬里左翼繞后,封死南撤路線。
短短48小時內,格羅斯特營后撤、前援、中線全部被截斷。英軍求援信號連續發出,指揮部一度失聯。24日4時,560團與561團在雪馬里北部完成合圍。對英軍第29旅主力的包圍戰,在24日拂曉正式展開。
從23日夜間起,我軍控制了敵方空投補給點。英軍營地彈藥漸枯,電臺損壞,只能依靠信號彈聯絡。雪馬里陷入無援、無糧、無彈的困境。
此時的格羅斯特營,還沒意識到,他們已經站在了“皇家雙徽營”歷史的終點。
美菲韓三方來救援,反被打成了陪葬
4月24日,朝鮮戰場西線出現罕見調動。美軍第65團、菲律賓營、南朝鮮第12團三路合擊,目標明確——救出被圍困的格羅斯特營。
菲律賓營由奧加達中校指揮,攜帶美式步戰裝備,經沙器幕東線進攻;美軍第65團由哈里斯上校率領,從南線正面壓制志愿軍陣地;南朝鮮軍則以機械化中隊,趁夜突襲志愿軍西側防區。
志愿軍早有準備。561團第3營、559團第9連及189師第565團小股部隊,三線阻擊,以伏擊、火力封鎖、山體迂回交替進行,精準截擊三方援軍。
24日14時,菲律賓營先與我561團交火。奧加達中校指揮隊伍強行進山,進入我軍火力區,短短一小時被擊傷百余人,被迫撤退。菲律賓戰報當天即傳華盛頓,稱“英軍營地被圍,增援行動失敗”。
同一時間,美軍第65團在沙器幕西側連續發起三輪沖鋒。坦克引導步兵壓制前線,以空中火力掩護推進。志愿軍第559團以反坦克火力迅速擊毀數輛裝甲車,迫使美軍步兵伏地待援。
18時,南朝鮮第12團從西南方向試圖突破志愿軍封鎖線,被189師伏擊。戰至夜幕降臨,韓軍部隊多次迷路,被誤引入地雷區,一夜丟失兩個排,未能靠近雪馬里。
24日全天,三方聯軍均以失敗告終。志愿軍再度鞏固封鎖線,英軍徹底失去外援。
25日10時,第560團調集兩個連,對235高地發起正面攻擊。炮火覆蓋半小時后步兵推進,僅用兩小時完成突擊,全殲殘敵。
志愿軍戰報顯示,此役殲敵1000余人,繳獲坦克18輛、汽車48臺。英軍“皇家陸軍雙徽營”被全面殲滅,成為抗美援朝中唯一被全殲的整建制英軍營。
這一戰打掉的,不僅是英軍有史以來最有榮譽感的一支部隊,更是聯合國軍在朝鮮西線戰場的主力攻防支點。
戰報送出,斯大林三字回應:中國真能打!
志愿軍戰報上送北京,經由中朝聯合司令部轉交蘇聯代表團,再轉至莫斯科。
戰果摘要寫明:“志愿軍第63軍第187師第560團,于1951年4月25日12時,全殲英第29旅皇家格羅斯特營,殲敵1000余,繳獲坦克18輛,英營長卡恩被擊斃。”
斯大林閱后,起初只是靜坐。最后只說了一句:“不可能。”
不僅是蘇聯方面不敢相信,連英國議會也陷入混亂。4月27日,英國國防部首次承認格羅斯特營在朝鮮戰役中“陷入戰術包圍”。5月初,BBC公開播報該營“整建制失聯”,引發全英震動。
格羅斯特營被稱為“英國陸軍的精神脊梁”,不僅編制齊整,戰績輝煌,還是英國軍校重點學習范例。這支部隊在朝鮮雪馬里被殲,直接引發英國朝野對是否繼續介入戰爭的質疑。英國內閣一度討論是否調整對朝鮮戰線的支持態度。
蘇聯對此戰也給予高度關注。莫斯科軍事科學院戰后重審中國戰術,“側后穿插、敵后斷援、誘擊阻援、梯隊合圍”被評為典范作戰。
斯大林對毛澤東的軍事部署能力,再無疑問。1951年下半年,蘇聯對華物資和軍事援助數量激增,補充了第63軍全線輕重裝備。
戰后,美軍第8集團軍也調整部署,第3師南撤,避免陷入“第二個雪馬里”。
參考資料:
雪馬里圍殲戰.百科
雪馬里戰斗:志愿軍痛殲格羅斯特營.金臺資訊.2021-08-30
“皇家陸軍雙徽營”覆滅記.人民資訊.2021-05-2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