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山只在我夢里,祖母已多年未親近,可是不管怎樣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
1984年,身著中山服,配著紅色圍巾的翩翩青年,一曲成名,澎湃了億萬中國人的心。
時間如同長河,悠悠然過去了31年,音樂尚可相熟,可那個唱歌的青年呢?他如今早已經是年近70歲的老人了。
就在上個月,滿頭花白的張明敏出現在長城腳下,一場長城音樂會正在上演,69歲的張明敏難掩激動,上臺時竟然差點摔倒。
看到那樣的張明敏,00后的歌迷沒辦法理解,而70、80、90后的網友卻感慨萬端:當年的春晚男神怎么就成這樣了?
認不出來也是自然吧?這么多年張明敏早在歲月的打磨下變得物是人非。
人變胖了,頭發白了,臉也不復當年的青春,他如何還能是1984年春節晚會上的他呢?
這么多年,張明敏的經歷真的過于曲折,可他那顆中國心似乎一直未變,多年公益演出他始終都在堅持。
事實上,張明敏沒有享受過爆紅的風光,因為一曲《我的中國心》火了的只是內地,他回到香港便被封殺了。
年輕而有希望的歌手,因為一首歌曲折戟,唱片公司與張明敏解約,電視臺禁播他的歌曲,為了生活,他不得不去電子廠打工。
可這些經歷都沒有讓張明敏后悔,他被香港封殺了14年,便獨自自救了14年,他過著最普通的普通人生活,只是他心里依舊做著中國夢。
1990年,北京亞運會,籌備資金短缺,各路名人捐款。
張明敏拿出了多年積蓄,將自己的婚房抵押出去,將自己的汽車賣了,全國各地舉辦154場演出,困難的時候,他唱到嗓子出血。
一年時間,張明敏籌集了60萬資金,在那個年代這真的是個不小的數字。為此,香港人也送了他一個愛國癡的綽號。
1997年,香港回歸,張明敏的境遇開始有所改變。而這個時候,他其實早已經經商而事業小有所成。
偏偏2003年災難又一次襲來,為此,張明敏再次“傾家蕩產”捐款捐物,包括汶川大地震,他抵押的是自己的公司,為災區捐了980萬。
說到這些,張明敏的兒子張頌華最有感觸,從小在父親的教導與影響下過著節衣縮食的生活,他參加《我不是明星》時這樣說過:
“我爸(張明敏)修吉他直接用膠布,可國內缺少消毒水時,他眼睛都不眨就捐千萬。”
唱出來的“中國心”再動聽也不如張明敏這深情的實干動人吧?這么多年,他過得不容易,而他沒有抱怨不說,還將所有的愛國情懷傳承給了自己的兒子張頌華。
張頌華現在也是歌手,雖然不怎么出名,但高大帥氣的他對父親深表理解,這讓張明敏倍感欣慰:養子如此,還有什么可求的呢?
現在的張明敏老了,再沒有能力四處奔波,可在需要他出現的時候,他依舊會不辭辛苦,就如同這樣的公益演出,有邀必到。
“我老了,但中國心永遠年輕”,險些摔倒算什么呢?張明敏對自己的中國心從不違背,就在他參加公益演出的同時,早已經將自己僅有的2000千萬都捐了出來,為中國山區的孩子們打造音樂教室。
面對如此堅定不移的張明敏,我們真心敬佩他所做的一切。人一生并不長,可以像他這樣活著便已經足夠了吧?此生不悔入華夏,來生還做中國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