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54年清明節前夕,時任浙江省公安廳長的王芳匆匆趕來西湖邊,毛主席要親自找他談話。
“王芳同志,你知道西湖旁邊有多少墓嗎?”主席微笑著問王芳。
王芳先是一愣,隨即不好意思地回答道:“主席,具體我不清楚,應該是有很多。”
主席的目光緩緩地望向四野,緩緩開口說道:
“是呀,西湖四周的墓太多了,游客看到的不是景色了……”
王芳領會到了主席的意圖,他立即表示盡快組織開展西湖景區的遷墳活動。
王芳與毛澤東
然而主席卻打斷了他的思路:
“遷墳可以,但岳飛墓不準平也不準動。”
正是主席的這句話,讓我們今天到西湖時,仍舊能夠看到岳飛墓香火不斷。
揭開毛主席的杭州情結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柳永的這首《望海潮》開篇就把杭州的繁華躍然紙上,毛主席也十分喜愛這首詞,自然也對杭州這座氤氳著江南文氣的城市充滿期待。
1953年底,主席的這個心愿終于了卻。
為了起草新中國的第一部憲法,主席需要找一處僻靜幽深的地方來靜下心來,好好地把關材料,起草《憲法》。
最終,毛主席選擇到杭州西湖畔完成這一歷史使命,這也是毛主席生平第一次到杭州看西湖。
毛主席計劃在杭州住上小半年,直到把新中國第一部《憲法》起草完成后再返京。
不過對于主席這樣的工作狂來說,到了杭州的第一件事仍舊還是工作,因此大家首先為主席安排好了工作和休息的地方。
主席的辦公室設在北山路84號,這里原先是國民黨將領湯恩伯的私人別墅,如今已經成為國家的資產。
由于這棟樓面朝西湖,環境清幽,因此十分適合主席在里面思考和寫作。而主席的住處距離辦公地點也不遠,散步即可到達。
主席下榻在著名的劉莊里。劉莊始建于晚清,由廣東舉人劉學洵耗費巨資修建。
公元1905年,劉莊旁又添置了一間占地大約30畝的別墅,名為“一天園”。建國后,一天園并入到劉莊里。
不過這時的劉莊還沒有經過改建和裝修,只作為鐵路部門的倉庫使用。
大伙兒都知道毛主席崇尚節儉,如果為了他老人家專門花大價錢改造劉莊,那毛主席知道實情后,必然要“發脾氣”,不肯住在里面。
因此經過簡單的清掃,主席的圖書就搬到了這個環境清幽的地方。
毛主席對自己的臨時住所十分滿意,他在工作之余能夠透過窗戶遠眺杭州的山水,這是他作為文人十分愜意的消遣活動。
主席工作期間勞動量巨大,他的案頭擺滿了各式各樣國家的憲法中譯本,以及大量的法律資料和條文。
主席不僅要了解蘇聯、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體系,又要借鑒如英國、美國、法國等西方國家的經驗教訓,同時還要審閱國內專家給出的各種建議。
為了能夠趕在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前,完成所有前期工作,主席幾乎夜以繼日投入到文本的起草工程中。
據工作人員回憶,主席常常伏案一整夜,房間里除了燈光就是香煙味道。
每次當毛主席回去休息時候,工作人員進入打掃衛生,都能看到煙灰缸里塞滿了煙蒂,每一根都被主席吸得干干凈凈。
與此同時,主席茶杯里的茶葉也會被主席撈出吃干凈,這是主席多年的習慣,他總說茶葉也有營養,不舍得浪費。
高強度的工作需要及時的放松和調整,西湖的山水給予主席無限的安慰。
每當完成勞累的任務后,主席就會去西湖邊溜達一圈。王芳負責毛主席的警衛工作,因此也有了多次與主席交流和對話的機會。
王芳在陪同主席游覽西湖時,發現主席每次走到人文景點時就會十分欣喜,有時還要仔細地游覽一番方才意猶未盡地離開。
可是每次遠眺湖光山色的時候,主席似乎總會時不時皺眉頭。
主席不說王芳也就不敢多問,他曾一度以為主席皺眉是因為想到工作上的事情,后來的一番對話才解開了王芳內心的這個困惑。
歸葬西子湖的文人夙愿
美麗的西湖不僅吸引著毛主席的目光,同樣也吸引著歷代文人墨客的青睞。
這里的山水孕育出許多精彩的神話傳說。
比如《白蛇傳》中白娘子與許仙就是在西湖的斷橋是結緣的。經典越劇《梁祝》中也有梁山伯與祝英臺同游西湖的唯美橋段。
然而,真正令西湖名聲大噪的,主要還是歷代文人留下的歷史足跡和吟詠詩篇。
如今的西湖上留著兩條長堤,分別是白堤和蘇堤。白堤相傳是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組織修建的。
白居易在歷代文人中最早為西湖留下了“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的千古名句。
此后,柳永寫下了“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楊萬里寫了“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而真正令西湖成為文化符號的人,是蘇堤的締造者蘇軾蘇東坡。
蘇軾在貶謫杭州期間帶領百姓疏浚了河道,將淤泥夯筑成蘇堤。
與此同時,他在這里留下大量膾炙人口的詩句,成功把西湖炒作成為全國最著名的文化之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此后只要人們讀到蘇軾的詩句,就忍不住想要一睹杭州西湖的芳容。
漸漸地,西湖發展成為不少人死后還想霸占的風景名勝,由此歸葬西湖成為古代不少文人雅士的夙愿。
西冷橋畔有一座蘇小小墓,可以說是家喻戶曉。
蘇小小是南北朝時期南齊著名的才女,從小能歌善舞,絕代風華。難能可貴的是,她雖說是歌妓出身,但卻清高自愛,不曾墮落凡塵。
后來,她在西湖游玩時遇到了金陵才子阮郁,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兩人郎情妾意,很快就摩擦出了愛情的火花。
蘇小小為情郎寫的情詩也成為流傳千古的經典:妾乘油壁車,郎跨青驄馬。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
然而事與愿違,最終阮郁辜負了蘇小小,飽受相思之苦的蘇小小最終病倒,香消玉殞在了西子湖畔。
她也成為了死后葬在西湖邊最早的一位歷史人物,為西湖增添了一抹傷感的情懷。
除了有跡可考的古墓外,西湖還葬了不少小說里的人物,比如《水滸傳》中大名鼎鼎的武松墓也在西湖畔。
武松是梁山好漢中的代表人物,水滸中有單獨章節對其人物形象進行生動細致地塑造。我們熟知的英雄打虎、斗殺西門慶以及獨臂擒方臘說的都是武松。
在《水滸》小說的結局中,武松留在杭州西湖畔照顧中風的林沖,不愿跟隨宋江進京領賞。
最后在杭州的六和寺無疾而終,享年80歲。
令人沒想到的是,這位小說中的英雄或許真的有現實人物原型,因此杭州西湖眾多的古墓中就有武松墓。
而墓碑上刻有的“宋義士武松之墓”七個字似乎也暗合小說的時代背景,令人浮想聯翩。
除了上述兩座古墓外,西湖還有大大小小上百座墓,其中不乏名動一時的歷史人物,如南宋孤忠岳飛、明朝大忠臣于謙、南明遺老張蒼水、巾幗女俠秋瑾、梅妻鶴子的林逋、樸學宗師俞曲園、國學大師章太炎、藝術大師蓋叫天等……
他們生前各有曲折,死后卻殊途同歸,都選擇長眠在了這杭州西湖的絕色山水之中。
他們雖然裝點了西湖的文化史,卻也一定程度上對自然環境和土地資源造成了一定的損壞。
保護岳飛墓的良苦用心
毛主席就是看到了西湖秀麗的風景中,夾雜著大量各朝各代的古墓,覺得始終有傷風化,因此才會每每在駐足遠眺時微微蹙眉。
毛主席找來王芳就是想要更改一下現狀,把西湖山清水秀的一面重新還給大眾。
主席的顧慮讓王芳此前的困惑豁然開朗。
他的內心也十分支持主席的主張,因此王芳找到了許多專家第一時間展開研討確定方案,打算把西子湖畔所有的墳都清理干凈,能遷走的就遷走,遷不走的就平掉。
然而主席對這個方案提出自己的一點小小的建議。
主席希望在原有方案上做一個小小的變通,那就是保留岳飛墓。為了此事,主席還特地單獨召見王芳,再次關照這個問題。
來到主席辦公室后,毛主席并沒有直接生硬要求王芳執行命令保留岳飛墓,而是問了他一個問題:
“王芳同志,你會背岳飛的《滿江紅》嗎?”
作為千古名篇,王芳對岳飛這首嘔心瀝血之作自然不會陌生。他調整了自己的呼吸便當著主席的面背誦起來。
主席聆聽著王芳那抑揚頓挫的山東腔,表情十分陶醉。
當王芳背誦的下闕時,主席也拍案而起應和而歌。血脈噴張的文字和鏗鏘有力的節奏交融在一起,朗誦結束,二人心潮澎湃,意猶未盡。
主席告訴王芳,岳飛是愛國將領,是一種精神圖騰。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岳飛是有資格享受萬世香火的。
在西湖保留岳飛墓,不僅是對這位愛國將領最好的肯定,反過來也能夠激勵杭州市民傳承中華民族優秀的家國情懷。
岳飛墓就是一個活脫脫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不能平也不能動。
王芳聽到主席的心聲后,愈發對眼前的偉人充滿敬意。主席的處事原則永遠是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的。
他看待問題全面而又客觀,犀利而又持重,王芳領會了主席的精髓,隨即轉頭準備去落實。這時主席又一次叫住了他。
王芳此時心里再次感到困惑,主席已經關照好了要保護岳飛墓,難道還有別的墓要保留嗎?
然而,主席接下來的話再次令王芳深受震撼。
主席表示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就要到了,他希望王芳能夠幫他一個忙。
對于主席的請求王芳想都沒想就答應下來,他誠懇地望向主席,等待著主席給他的指示。
之間毛主席點起一支煙,緩緩說道:
“你幫我買幾個花圈,清明節獻給岳王廟。花圈不要署名,費用從我的稿費里支出。記住,千萬不要留下我的名字。”
主席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表達個人對岳飛這樣的愛國將領的肯定與緬懷。
而他又怕此舉引起不必要的跟風和麻煩,所以堅持不署名。王芳牢記主席的囑托,眼含熱淚走出了主席的辦公室。
1954年清明,岳飛墓前多了幾個素潔的花圈,可是上面卻沒有署名。
然而,王芳心里很清楚,這是一代偉人對歷史英雄最為淳樸的祭奠。
毛主席一生曾在杭州住過40多次,十分關心西湖景區的建設。如今西湖的美景離不開當年的遷墳整治工作,而岳飛墓的保留,更加體現出毛主席深邃的歷史觀和博大的愛國主義胸襟。
如今的國人,仍舊需要保留這一份厚重的家國情懷,方能繼承中華文明之精神,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