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籃主場輸給日本,比分81比90,說實話,很多人賽前都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局,尤其是在亞洲杯半決賽這樣關鍵的舞臺,打到最后只剩和韓國爭季軍,這滋味,球迷心里都明白,憋屈,是真的憋屈,開局節奏還在中國隊手里,首節還能領先6分、上半場也能51比49繼續壓著,但第三節突然像是被按了暫停鍵,進攻端完全卡殼,單節只拿14分,這種斷崖式下滑讓人看得直呼“這誰頂得住,日本隊反超8分帶進末節,局面就已經很難扳了,雖然后面全隊拼了,分差還是沒追回來,主場飲恨,這劇情多少有點“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讓中國球迷又一次體會到什么叫“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細看場上問題,真的不是一句“手感不好就能解釋的,外線防守直接被日本錘爆,田中心19歲,首節三分5中5,21分直接砸懵了中國女籃,三分命中率47.1%,全場34中16,這種火力,擱哪兒都得服氣,反觀中國女籃,三分23中6,命中率完全沒法看,內線雖然有韓旭18分7板7助2斷,張子宇17分9板,兩人合砍很亮眼,可“雙塔戰術的短板也被日本死死抓住,張子宇速度慢、移動吃虧,日本隊就用拉開進攻空間的辦法,直接點名,韓旭外線又要防守,經常一防二,這種局面,換誰都頭大,首發李緣上半場打了3分鐘沒得分,戰術執行也有點亂,狀態起伏大,整個團隊像是掉進了節奏陷阱,結果輸球,多少是自己給自己的坑
問題來了,女籃這場輸球,輿論場上直接開始“對噴,一邊說日本太強,三分準得離譜,一邊又說中國女籃“擺爛了,明明機會有,自己把節奏玩丟了,這種爭議其實很典型,既有技戰術的深層問題,也有臨場應變的短板,說到底,還是暴露出中國女籃在亞洲頂級對抗里的天花板,日本女籃這幾年一直在升級打法,速度、投射、空間全都拉滿,中國女籃雖然人才厚度還在,但打法升級和適應性確實慢了一拍,這不是一句“再努力就能解決的,得真正補上短板
而就在大家還在復盤女籃失利時,第二天中國男籃那邊突然傳來好消息,曾凡博、楊瀚森和周琦三大核心即將歸隊,為即將到來的男籃亞洲杯備戰,這三人都是中國籃球現在最被寄予厚望的球員,一個個不是傷病就是海外拉練,這次總算能齊聚,氣氛一時間有點“雨過天晴的意思,曾凡博鋒線出色,彈跳、防守都能給男籃帶來活力,雖然傷病剛恢復,教練組也會仔細評估,但大概率不會缺席亞洲杯,這本身就是利好
楊瀚森算是新銳代表,NBA夏季聯賽場均10.8分、5.3板、3.8助、2.3帽,命中率45.7%,三分33.3%,首發4場拿下3勝1負,這種表現放在中國球員里算是“天花板級別,策應、護框、三分樣樣能來,回歸后直接提升內線硬度,至于周琦,男籃內線的絕對核心,經驗和統治力都擺在那里,雖然前段時間一直傷病康復,但只要歸隊,整個內線體系就穩了不少,畢竟胡金秋打五號位在歐洲被頂得夠嗆,余嘉豪移動問題也暴露無遺,周琦回來,至少能讓男籃不至于再被對方內線“按著打
不過,男籃三大核心歸隊,輿論馬上就把“找回面子這個話題拋了出來,有人說女籃剛輸球,男籃這波必須打出氣勢,替中國籃球正名,也有人覺得壓力太大,男籃自身問題也不少,別還沒上場就被扣上“復仇標簽,球迷的心情其實很真實,既想看到中國籃球贏回尊嚴,又怕男籃再掉鏈子,畢竟最近幾年中國籃球國際賽場上“翻車太多,大家都盼著能有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來提氣,問題是,男籃能不能扛住這個壓力
回看歷史,中日籃球對抗一直是熱點話題,尤其女籃這波失利后,球迷情緒直接拉滿,網上“點贊回懟一波接一波,其實競技體育本就有輸有贏,女籃這場確實輸了,但過程里也有亮點,韓旭、張子宇的內線依然是亞洲頂級,只是戰術和輪換要升級,男籃這邊三大核心歸隊,確實提升了底氣,但亞洲杯不是“刷分局,對手一個個都不是吃素的,尤其日本、韓國、黎巴嫩這些隊,早就不是“隨便贏的對手,男籃想要“找回面子,靠的不是喊口號,更不是單靠三個人,體系和執行才是關鍵
說到底,女籃失利讓中國籃球輿論壓力驟增,男籃三大核心歸隊,外界期待值拉滿,這波能不能打出氣勢、用勝利回應質疑,已經不只是球員和教練組的考題,更是中國籃球整體的自我檢驗,球迷當然希望看到逆轉和爆發,但也得接受賽場上的一切可能,競技體育就是這樣,只有真正補短板、敢于自我革新,才談得上“找回面子,亞洲杯馬上就來,男籃能否接住這口氣,咱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