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孫靈通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黃博)7月12日至17日,陜西高校未來技術學院在延安開展了以“到延安·向未來”為主題的研學實踐活動,7所高校未來技術學院共同打造一堂“行走的大思政課”。
陜西7所高校未來技術學院在延安共同打造“行走的大思政課”。西安建大未來技術學院供圖
此次活動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未來技術學院發起,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大學、陜西科技大學、西安科技大學、西安工業大學等高校未來技術學院參與。110余名師生共赴革命圣地延安,通過實地教學、現場研討、跨校組隊、匯報分享等多種形式開展思政教學與專業實踐,將紅色文化資源深度融入陜西高校未來技術學院“大思政課”建設與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中。
開班式上,延安大學楊延虎教授以“黨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為題,系統闡釋了延安精神的形成條件、科學內涵與時代價值。在寶塔山和延安革命紀念館,師生們系統了解了黨如何領導中國革命事業從低潮走向高潮、實現歷史性轉折。在中共七大會址,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孫坤明副教授以“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勝利前進”標語為引,與同學們共同探討正確政治路線的重要性。在張思德紀念廣場,師生們共同聆聽了“為人民服務”的專題報告,并開展“共產黨人的生死觀”大討論。
此外,各高校師生結合所學專業,在延安市開展了相關實踐調研。研學隊伍先后走進延安新區管委會、城市規劃展覽館,從城鄉規劃、經濟學等專業視角,了解革命老區變化發展。學生們參觀延安大劇院、延安博物館等大師、院士領銜設計的標志性建筑時,探討如何將聲學原理、機械設計等專業知識提升建筑功能性與體驗感。在安塞污水處理廠、河莊坪村落窯洞群,師生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黃土高原人居環境改善探討可行方案。
西北大學帶隊教師李剛在結業式中說,這堂“行走的大思政課”是以紅色資源推動思政課改革的生動實踐,也是將延安精神納入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有益探索,更是各高校未來技術學院學科交叉與師生交流的有力平臺。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