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邀請交通運輸部介紹“十四五”時期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成效有關情況。
交通運輸部部長劉偉在發布會上介紹,“十四五”以來,交通運輸行業全力推進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總的看,這五年我國交通運輸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實現了突破性進展,“6軸7廊8通道”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建成率超過90%,交通運輸綜合能力、服務品質、運行效率大幅提升,“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的美好愿景正在加快實現。
截至2024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6.2萬公里,比“十三五”末增加了約1.6萬公里,其中高鐵增加了1萬公里;公路總里程達到549萬公里,增加了約29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增加了3萬公里;高等級航道通航里程達到1.76萬公里,增加1600公里;港口萬噸級以上泊位2971個,增加了379個;頒證民航運輸機場達263個,增加了22個。“十四五”前4年交通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5.2萬億元,同比增長了23.3%。
當前,我國運輸服務更加高效,人員貨物的高效流動彰顯了中國繁榮發展的活力。在過去一年中,平均每天約有1.8億人次跨區域出行、每天運送1.6億噸貨物、每天攬收4.78億件快遞。軌道交通、常規公交、慢行交通網絡融合發展,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約1.1萬公里、居世界首位,城市公交運營線路總長度達到175萬公里,比“十三五”末分別增加了48.5%、18.3%。
劉偉還介紹,2024年,全社會物流成本節約超過4000億元,其中交通運輸成本降低了約2800億元。
發布會現場 每經記者 石雨昕 攝
每天約有1億人次乘坐軌道交通高效通勤
“十四五”以來,人民群眾的出行越來越便捷,“說走就走”的旅行成了很多人新的選擇。
劉偉在發布會上表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交通運輸領域表現最突出的,就是期盼出行有更多選擇、有更大便利、有更優品質。為此,交通運輸部持續優化服務供給,推動公眾出行從“走得了”向“走得好”轉變。
“十四五”以來,旅客出行選擇更加多元。作為快速出行,高鐵、民航是大家的首選。2024年,動車組旅客發行量32.72億人次,占鐵路旅客發送量的75.9%,其中京滬高鐵、武廣高鐵發送量都超過了2億人次;民航日均服務200萬人次以上,年旅客吞吐量1000萬人次以上的機場已經達到了40個,其中還有5個機場旅客年吞吐量超過5000萬人次。
作為跨區域出行,自駕成為人們的主流方式。平均每天大約有1.3億人次選擇自駕出行,占跨區域人員流動量的七成以上,全國有約90%的縣級行政中心實現30分鐘上高速。
作為城市內通勤,多元化的公共交通有力保障了群眾出行。現在每天約有1億人次乘坐軌道交通高效通勤,1億人次乘坐公交穿梭街巷,1億人次乘坐出租車和網約車“門到門”出行,這三個“1億人次”是城市交通承載能力和韌性活力的生動體現。
與此同時,出行服務更加便捷。交通運輸部大力推進智慧出行,線上售票、電子支付、刷臉出行得到了廣泛應用,“一次購票、一次支付、一票通行”加快實現。全國80多個樞紐城市、2000多條線路實現空鐵聯運,樞紐機場軌道接入率達到了81%,北京西站等一批客運樞紐實現了鐵路與地鐵的安檢互認。建制村基本實現了村村通客車、半數以上通了公交。
此外,出行體驗更美好。交通運輸部開通定制客運線路9000多條,滿足了旅游、通勤、商務出行等個性化需求。完成了1.3萬個公交站臺的適老化改造,5000余座地鐵車站可無障礙進出站、上下車。
交通運輸部也非常重視高速公路節假日的交通服務保障,劉偉表示,在節假日出行高峰,主要有兩方面的風險:一是大城市周邊公路擁堵;二是服務區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的緊張問題。
“針對充電繁忙服務區,我們實行了‘一區一策’來強化服務,已經累計建成了充電停車位6.2萬個,服務區充電樁覆蓋率達到了98.4%,有效緩解了‘里程焦慮’,高速公路日均通行的新能源車占比已經提高到20%左右。針對易擁堵的路段,我們節假日實行了‘一段一策’的疏堵保暢措施,高峰時保障了單日7000萬次以上的車輛通行,相當于日常通行量的2倍。”劉偉說。
快遞業務量年均增長20%左右
國家郵政局局長趙沖久在發布會上介紹,“十四五”期間,郵政業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首要任務,以物暢其流為努力方向,行業的改革和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
“十四五”期間,郵政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2020年,郵政業業務收入1.1萬億元,到2024年實現1.7萬億元,年均增長11.3%。其中,快遞的業務量從2020年的830億件左右,增長到2024年的1750億件,年均增長20%左右。
郵政快遞的規模經濟效應持續放大,對產業和區域經濟的帶動能力明顯增強,成為促消費、擴內需、穩增長的重要支撐。收快遞已經成為人民重要的生活方式。
與此同時,郵政業在現代物流領域的地位更加重要。國家郵政局因地制宜地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目前AI大模型助力企業從倉儲管理到末端配送,全鏈路推進智能化的升級變革;“無人”技術在倉儲、運輸和派送環節大顯身手,通過自動化和智能化,提高了快遞服務的效率和服務水平,實現了快遞最高日攬收量7.29億件。
當前,國內快遞服務時效性、服務質量、性價比都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經營主體持續壯大,轉型升級的能力在持續提升。“十四五”期間,行業有8家上市公司,其中兩家入圍全球500強。
此外,郵政業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的優勢更加明顯。目前,航空快遞運能不斷增強,鐵路運快遞已經常態化,無人機低空物流網絡的建設在持續加強。郵政部門注重服務實體經濟,不斷深化與現代農業、先進制造的協同發展,通過嵌入供應鏈、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實現了物流要素與經濟要素的協同融合。
目前,全國積極推動冷鏈轉運中心建設,冷鏈運輸快速發展,更好地助力優質農特產品出村進城;郵政部門發展入廠物流、國際供應鏈等新模式,累計打造了1600多個服務產業的重點項目;快遞有力地服務電商直播等線上新型消費,2024年支撐網上零售額超過13萬億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