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特朗普重返白宮才半年,關稅大棒直接砸向中國。
這回連遮羞布都不要了,基辛格生前說的“對抗必雙輸”正在應驗。
臺海緊張歸緊張,但真正捅刀子的地方在關稅戰場。
川普這次下手比2018年狠多了,最新清單連光伏組件都加到35%,擺明要掐中國新能源脖子。
最諷刺的是他剛在G7峰會上夸中國抗疫貢獻,轉頭就簽制裁令,變臉比翻書還快。
商人出身的總統算盤打得響,可現實啪啪打臉。
美國三月進口中國商品量反而創紀錄,沃爾瑪貨架七成還是中國制造。
老百姓為關稅埋單,中產家庭每年多掏1300美元。
密歇根汽車工人剛被特斯拉裁員,就因為國產電動車零件關稅漲到50%。
更慘的是東南亞代工廠。
越南生產線突然接滿美國訂單,可上游材料全從中國進口。
新關稅逼得他們連夜改供應鏈,泰國橡膠廠被迫減產三成。
歐盟嘴上說趁機搶占市場,結果自家車企被連帶制裁,德國大眾股價一周跌掉15%。
基辛格當年勸“合作是唯一活路”真說對了。
現在連澳洲鐵礦都遭殃,因為中國轉買巴西礦。
這場七傷拳打下來,義烏小商品批發價漲兩成,洛杉磯港集裝箱堆積成山。
普通人的日子被政治游戲拖垮,何必呢?
川普這套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玩法,遲早把全球貿易鏈玩崩。
聽說底特律汽配廠開始用墨西哥零件貼越南標簽,這不純純掩耳盜鈴?
等著看感恩節火雞漲價吧,畢竟飼料關稅也加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