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濱河街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早已化作各族群眾心手相連、共建共享的生動圖景。街道以有形有感有效的舉措,將民族團結的種子深植于社區沃土,讓“中華民族一家親”的理念如春風化雨,融入日常、浸潤心田,在基層社會治理的實踐中綻放出絢麗光彩,合力描繪著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民族團結同心圓。
興旺社區的“禮贊新中國 逐夢新時代”舞蹈專場演出,生動展現各民族獨特風情,傳遞出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深厚情誼。傣族舞蹈《嘎灑江邊對小花腰》的靈動、蒙古族《碗韻》的豪邁與漢族古典舞的婉約同臺交織,舞者們身著絢麗服飾,用肢體語言詮釋著“多彩民族 和諧家園”的主題。
興旺社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會成員和“小板凳”宣講隊深入轄區居民住宅小區,在活動室、廣場等,采取入戶走訪講、活動室講等“微”宣講模式,通過接地氣的語言和鮮活的案例,為各族群眾講解民族政策法規和身邊發生的民族團結進步故事。呼和塔拉社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會開展“中華民族一家親 傳遞書香暖人心”上門送書活動,通過《國之脊梁》這本書讓大家汲取優秀榜樣的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
寧馨社區創新打造的“黨建引領、文化交融、服務聚力、共建共享”工作模式,讓民族團結之花在社區絢麗綻放。社區黨委建立“四級聯動機制”,組建“石榴籽”志愿服務隊,協調解決各族居民就業、子女入學等問題,開展專場宣傳、入戶宣傳、健康講座等活動。
從多彩舞姿交融的藝術舞臺,到深入樓棟院落的“小板凳”微宣講,從傳遞書香力量的榜樣引領,到“黨建引領、文化交融、服務聚力、共建共享”的精細化治理模式,濱河街道以潤物無聲的文化浸潤、貼近民心的政策宣講和實實在在的民生服務,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轉化為各族群眾可感可知、可親可近的社區生活實踐。在這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每天都在續寫,“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共同體意識日益深入人心,共同構筑起一個守望相助、手足情深、充滿活力的民族團結“幸福里”。
(文:李靖)
編輯:李仙渝
校對:劉麗芹
審核:李臻昊 王芳
終審:紀杰峰
聲明:康巴什區融媒體中心原創稿件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康巴什發布》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