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殘疾人事業發展成就。上游新聞記者在發布會現場了解到,目前,我國在校殘疾大學生已超過10萬人,近3年,每年有3萬余名殘疾學生進入高校學習。
中國殘聯副主席、副理事長李東梅。 圖片來源/國新網
中國殘聯副主席、副理事長李東梅介紹,“十四五”期間,中國殘聯通過實施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在保障殘疾學生“有學上”的同時,努力讓他們“學得好”。
在義務教育階段,共建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監測系統,“一人一案”做好教育安置,實現入學率97%的目標。實施輔助器具進校園工程,為近10萬名殘疾學生提供輔助器具適配服務,使他們的生活學習更加安全便利。針對不同類別殘疾學生的教育教學需求,大力推廣國家通用手語、盲文;將隨班就讀低視力學生大字版教材列入義務教育國家課程教學用書目錄,盲、聾、培智三類特殊教育學校義務教育國家課程統編教材在去年已經全部投入使用;研制出版數學等9個學科配套的國家通用手語書籍,發布國家通用手語版國歌、隊歌、團歌和國家通用盲文版國歌的語言文字規范,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讓殘疾兒童少年走好人生第一步。加強孤獨癥兒童教育,國家孤獨癥兒童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和61個特殊教育改革實驗區先后設立;實施孤獨癥兒童關愛促進行動,全國已建立12個專門的孤獨癥兒童學校。
積極推動特殊教育向“兩頭”延伸,《學前教育法》對殘疾兒童接受學前普惠性教育作出系列規定。有條件的地區建立從幼兒園到高中全學段銜接的十五年一貫制特殊教育學校。加快發展以中等職業教育為主的高中階段教育,加強殘疾人職業學校基礎能力建設和規范化管理。完善殘疾人高等教育政策,每年為上萬名殘疾學生參加普通高考提供合理便利。目前,在校殘疾大學生已超過10萬人,近3年,每年有3萬余名殘疾學生進入高校學習。
持續加大對殘疾學生的保障。2025年,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標準提高至每生每年7000元以上。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普遍享受12年免費教育。中央財政彩票公益金助學項目投入近2億元持續改善中高等特殊教育院校的辦學條件。
上游新聞記者 崔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