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興德
在毛澤東的著作中,有些是從政治上、理論上評論、揭露敵人罪行和錯誤言論的優秀文章,如解放戰爭末期的《評戰犯求和》《五評白皮書》、1958年為國防部寫的兩個布告等文獻。文章妙語連珠、氣勢奪人、析理深刻,堪稱古今少有的討敵檄文。我們今天重讀毛澤東在1963年1月寫的《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一詞,就有讀了一篇戰斗檄文的感覺,此詞痛快淋漓地批判了當時赫魯曉夫反華的行徑,是用詩寫成的討敵檄文。
且先讀原詞:
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嗡嗡叫,幾聲凄厲,幾聲抽泣。螞蟻緣槐夸大國,蚍蜉撼樹談何易。正西風落葉下長安,飛鳴鏑。
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四海翻騰云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
◆《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
據《毛澤東年譜》所載,此時毛澤東在杭州,寫于1963年1月8日夜,送給身邊的工作人員,9日寫給時在杭州的周恩來。
(一)
我們先就此詞文本,做些粗淺的賞析。人們講,魯迅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毛澤東的這首《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可讀為嬉笑怒罵,皆成哲理。全詞用哲理性的語言構成一個獨特的意境。高屋建瓴,大氣磅礴,充滿激情,慷慨激昂,有如瀑布流水,一瀉千里。同時又妙趣橫生,亦莊亦諧地表達了詩人對當時國際形勢的態度和斗爭原則。是典型的一首政治哲理詩和戰斗的檄文。
詞的上闋嬉笑怒罵,用一連串的比擬刻畫了敵人的丑態,寫出敵人的可卑、可憐、可笑和可悲,表現一個偉大的革命家對敵人的藐視、鄙視、蔑視。
“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開頭兩句起勢非凡,出語驚人。“小小寰球”詩人超越地球從太空觀看宇宙,這是何等的氣勢!只見小小的地球上有幾只昏頭昏腦的蒼蠅瞎碰亂撞。“蒼蠅”指當時世界上以赫魯曉夫為代表的一小撮猖狂反華的小丑。在詩人看來這幾個反華小丑猖狂的反華活動,只不過是幾只沒頭的蒼蠅瞎碰亂撞,垂死掙扎而已。環球尚且小小,蒼蠅更微不足道了。這里詩人以宇宙之大,形容蒼蠅之微,極寫反華小丑的渺小可卑。同時也表現了詩人一貫地無限廣闊的視野,無限壯闊的胸懷,無限宏偉的氣概。不由讓我們想起“安得倚天抽寶劍,將汝截為三截”這些著名詩句。這是一個精神巨人立在人們的面前。那幾個碰了壁的蒼蠅“嗡嗡叫,幾聲凄厲,幾聲抽泣”。“凄厲”是凄涼絕望、尖銳刺耳的叫聲;“抽泣”是傷心地低聲哭泣。一小撮反華頭子聲嘶力竭地對我們進行詛咒和叫罵,不管怎樣喧囂一時,只不過是蒼蠅嗡嗡亂叫,也不過是他們自己垂死的哀鳴和慘敗的悲泣罷了,無損于我們一根毫毛。這里詩人極其形象地刻畫了敵人的可憐相。說明那一小撮反華頭子不過是幾只可憐蟲。當時國際上的反華頭子又是狂妄的霸權主義者。“螞蟻緣槐夸大國,蚍蜉撼樹談何易。”他們像爬到樹上的螞蟻夸耀自己的洞穴是什么大國,像蚍蜉要撼動大樹一樣談何容易。“螞蟻緣槐”典故出自唐人李公佐的《南柯太守傳》。是一個叫淳于棼的人,在大槐樹下睡覺,做夢在大槐安國當了駙馬,出任南柯太守二十余年。一覺醒來,原來是南柯一夢。所謂“大槐安國”原來是槐樹下的一個大蟻穴,而南柯郡不過是大槐樹南枝上的一個小蟻穴。“蚍蜉撼樹”是化用唐人韓愈《調張籍》一詩中“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的成句。“蚍蜉”是比螞蟻大點的黑蟻,與“螞蟻”同樣都比喻以超級大國自居的霸權主義者。當時的霸權主義者憑借前人的基業招搖撞騙,實行大國沙文主義,以勢壓人,胡作非為,妄圖歪曲馬列主義真理,并企圖顛覆偉大的社會主義中國。他們以超級大國自居,妄圖稱霸世界,主宰人類命運。他們肉麻地吹噓什么:“我們(指兩個超級大國)都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如果我們為和平聯合起來,那么就不會有戰爭,那時候,如果有某個瘋子想挑起戰爭,我們只要用手指頭嚇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安靜下來。”想想看,這兩句詩不正是這種人的絕妙寫照嗎?這里詩人極其辛辣地嘲笑了霸權主義者的狂妄自大與荒唐可笑。最后詩人用“正西風落葉下長安,飛鳴鏑”寫反華敵對勢力的零落衰敗和我們對反華敵對勢力的強大反擊。“西風落葉”是化用唐人賈島“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的成句。長安是唐朝的國都。賈島原詩寫長安深秋凄涼零落的景象。這里借以形容反華敵對勢力日暮途窮零落衰敗的氣象,也意味著害人蟲末日的臨近。與“螞蟻緣槐夸大國”和蒼蠅的“凄厲”“抽泣”相照應。“鳴鏑”就是響箭,射出時能發出響聲,是古代戰爭中發起進攻的信號。“飛鳴鏑”象征著我們對反華敵對勢力開始強有力地反擊。最后兩句既寫出了敵人所面臨的零落衰敗末日將至的可悲命運,也表現了革命力量反擊敵人的強大聲勢。詞的上闋淋漓盡致地刻畫了反華敵對勢力的丑態,寫出了他們的可卑、可憐、可笑和可悲。是對反華敵對勢力無情的諷刺、辛辣的嘲笑、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鞭撻。
◆毛澤東與郭沫若。
詞的下闋直抒胸臆。以氣勢逼人的議論,答復赫魯曉夫集團,表達了要將同赫魯曉夫集團的斗爭進行到底的決心:“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六句短語似的句子,正面闡明了斗爭的緊迫性。宇宙永恒,日月如梭,人生有限,辦事就要爭分奪秒。對反華勢力的斗爭,我們應以“只爭朝夕”的精神,狠狠打擊敵人,爭取革命的勝利。毛澤東冷靜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然后熱情地將之凝聚為“四海翻騰云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這一激動人心的詞句,它啟示人們:國家要獨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為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只要我們把握住了時機,就可以達到“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的目的,實現世界和平,實現人類共同理想。
毛澤東這首和詞繪聲繪色地刻畫了反華頭目的丑態,生動形象地概括了世界人民革命斗爭的形勢,是聲討國際反華敵對勢力的檄文,也是對反華敵對勢力進行反擊的號角。就是現在,我們重讀,仍有一種激動人心的力量!
(二)
此詞是對郭沫若《滿江紅·一九六三年元旦抒懷》的“和詞”,因此,將二者進行一些對比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郭詞原文是:
滿江紅
一九六三年元旦抒懷
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人六億,加強團結,堅持原則,天垮下來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聽雄雞一唱遍寰中,東方白。太陽出,冰山滴;真金在,豈銷鑠?有雄文四卷,為民立極。桀犬吠堯堪笑止,泥牛入海無消息。迎東風革命展紅旗,乾坤赤。
郭沫若這首詞熱情歌頌在毛澤東的領導下,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在同國內外的敵人斗爭中,戰勝困難,共過難關,取得了偉大的歷史性的勝利。“有雄文四卷,為民立極。桀犬吠堯堪笑止,泥牛入海無消息”堪稱佳句。郭詞的立論在于“滄海橫流”“天垮下來”。這是從我們這一方講當時國內外的環境惡劣,困難嚴重,敵人兇惡。而毛詞的立論則是從敵方講,視角不同。“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開始就語出驚人!認為敵人比我們更困難,他們正在處處碰壁中!這里就涉及一個革命者如何辯證地看形勢問題。毛澤東在領導中國人民的革命過程中,分析形勢時總是堅持唯物辯證法的立場、觀點,多次講,我們有困難,敵人比我們的困難更大,更多,更難過。還提出了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論斷。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對敵斗爭的信心。此詞就是這個思想的具體體現。
◆《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這首詞,充分體現了毛澤東敢于同世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作斗爭的氣魄和膽識。
這兩首詞看待問題的視角不同,意境也就有很大的不同。毛澤東的“和詞”創造了一個無限廣闊的時空,深遠遼闊的意境,可謂古今絕唱!
毛澤東在“和詞”中塑造的“巨人形象”,也是郭詞中所沒有的。“巨人形象”是毛澤東一些詩詞中特有的藝術形象。早期就有“丈夫何事足縈懷,要將宇宙看稊米。滄海橫流安足慮,世事紛紜從君理”。長征期間的詩詞中“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安得倚天抽寶劍,將汝截為三截”,新中國成立以后的“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毛澤東詩詞中的巨人形象,既是藝術的夸張,是詩的革命浪漫主義的藝術特色,也是詩人博大胸懷和氣質的自然表露。從藝術上看,成功地塑造一個無限遼遠廣闊的藝術境界。
唯物辯證法思想是全詞思想內涵的精髓,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
其一、對敵斗爭的辯證法:在戰略上藐視、鄙視、蔑視一切敵人,他們不過是幾個“蒼蠅”“螞蟻”“蚍蜉”,但在具體斗爭上,又忽視不得,必須認識到“光陰迫”。不能給敵人以喘息的機會,要“只爭朝夕”的去同他們斗爭到底,不給他們任何喘息的機會。這正是同在《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中的那句“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的精神相一致。
其二、對敵人的藐視、鄙視、蔑視是建立在對敵人外強中干的“紙老虎”的本質認識上。一切反動派,看似強大,其實本質是虛弱的。“螞蟻緣槐夸大國,蚍蜉撼樹談何易。”
其三、“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這不能完全看作是喊政治口號,是在前面一系列的鋪墊下,從心底自然迸發出的一種力量和決心,是心底的吶喊!至此,把人的激情推向高潮,詩中一個頂天立地的大“我”,立在讀者面前。詩也就戛然而止,達到了藝術的完美和升華。
毛澤東的詩文,有政治家的高瞻遠矚、大氣磅礴;軍事家的運籌帷幄、指揮若定;哲學家的深刻思辨和哲理、詩人的浪漫豪放。這首《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詞,就是一篇這樣的代表作。
本文為《黨史博采》原創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侵權必究
維權支持:河北冀能律師事務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