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殘疾人事業專場。中國殘聯副主席、副理事長李東梅介紹,相關企業公益無障礙導航已覆蓋了69座城市,全國已建立12個專門的孤獨癥兒童學校。
▲中國殘聯副主席、副理事長李東梅回答記者提問。倫曉璇 攝
教育方面,李東梅介紹,中國殘聯實施輔助器具進校園工程,為近10萬名殘疾學生提供輔助器具適配服務,使他們的生活學習更加安全便利。針對不同類別殘疾學生的教育教學需求,大力推廣國家通用手語、盲文;將隨班就讀低視力學生大字版教材列入義務教育國家課程教學用書目錄,盲、聾、培智三類特殊教育學校義務教育國家課程統編教材去年已經全部投入使用;研制出版數學等9個學科配套的國家通用手語書籍。加強孤獨癥兒童教育,國家孤獨癥兒童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和61個特殊教育改革試驗區先后設立,全國已建立12個專門的孤獨癥兒童學校。
此外,據介紹,殘疾學生的保障持續加大。2025年,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標準提高至每生每年7000元以上。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普遍享受12年免費教育。中央財政彩票公益金助學項目投入近2億元持續改善中高等特殊教育院校的辦學條件。
李東梅表示,無障礙環境建設方面,無障礙法規政策和技術標準進一步健全。關于突發事件應對、城市公共交通等新制修訂的法律法規中都增加了無障礙條款。無障礙環境建設法得到有效實施。地方上,甘肅、內蒙古都已經出臺了無障礙環境建設地方性法規。無障礙科技應用方面,目前有3000多家網站和手機App完成了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語音識別、文本轉換等功能上線。更多電視節目加配了字幕和手語。多地開展了藥品說明書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革試點,目前已經有1543個藥品參與。相關企業公益無障礙導航已覆蓋了69座城市,聽障人士呼救小程序和120報警平臺在多地啟用,智能化公交出行服務系統逐步推廣。
紅星新聞記者 胡伊文 北京報道
編輯潘莉 責編 鄧旆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